MUSEUM
晉地寶藏·山西博物館之旅
在中國,
幾乎每兩天,
就有一家博物館誕生!
而在新的“誕生者”中,
非國有博物館所占比重極大。
最新資料顯示,
“十三五”時期,
我國博物館的備案數量,
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
非國有博物館作為一股蓬勃發展的新力量,
由1090家快速增長到1860家,
增長率達70.6%,
遠高于23.4%的平均增長率!
山西是文物大省,
在博物館發展的熱潮中,
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已初步建成,
其中備案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近60家,
占到全省博物館總數的三分之一。
紅色題材、中醫藥、漆器、紅綠彩瓷、
磚雕、堆錦、奇石、古燈、古兵器、壁畫、剪紙…
這些以曆史類和藝術類居多的非國有博物館,
五彩缤紛,
突出反映了山西地區傳統文化、
社會結構和産業特點,
不僅展品獨具特色,
也往往具有獨到的辦館定位和審美風格,
越來越多地成為
提升所在地居民幸福感的新平台和新空間。

以往,
我們關注國有博物館較多。
現在,
我們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國有博物館——
因為,
在這些博物館裡,
有社會力量投身文化的熱忱,
有個人收藏回饋社會的情懷,
有政府、博物館、公衆的良性互動,
有文物行政機關和創辦者的合力探索——
而這一切的總背景是:
無論非國有博物館還是公立博物館,
都是曆史的儲存者和記錄者,
都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的博物館,
已經走過百餘年的曆史。
我們有理由相信,
即便面臨“成長期”的煩惱,
有着巨大發展空間的非國有博物館,
必将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
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山西晚報2021年12月17日報道版面
2021年12月17日,
山西晚報推出特刊“博物館新力量”,
選取省内7家非國有博物館進行介紹。
本期推出的是,
平遙唐都推光漆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