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残酷的明代权斗:严嵩用一场哭戏死里逃生,反手就用一招坑死了夏言

在明代的官场中,有两种关系,通常会被看作是天然的自己人:一曰同乡;二曰同年(指同榜进士)。

严嵩和夏言都是江西人,所以在夏言看来,严嵩当然是自己人,因此在他入阁时,推荐严嵩接替自己担任礼部尚书。

夏言把严嵩当自己人,但是严嵩却并不这么看。他表面上对夏言很恭敬,暗地里却无时不刻不想扳倒夏言。

严嵩之所以痛恨夏言,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二人,实在算不上是一路人。

残酷的明代权斗:严嵩用一场哭戏死里逃生,反手就用一招坑死了夏言

夏言这个人,虽然比较喜欢党同伐异,但却是个做实事的人,最重要的是为人还算清廉,对于手脚不干净的人比较痛恨,发现一个就要办一个;而严嵩恰好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最爱的就是利于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所以,严嵩深恨夏言挡了他的财路。

当然,夏言挡住严嵩的,不止是财路,还有晋升之路。

夏言天资聪颖,文采出众,尤其擅写青词(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

这可是一件非常有用的本事。因为嘉靖桐子的业余爱好,是修道。所以在那个时候,能够写一手好青词,就具备了青云直上的基础。

严嵩的青词虽然也写得甚好,但夏言才是当时的青词第一大家,他的青词总能说出嘉靖想说又说不出的意思,很得领导的欢心。

严嵩先生是个要求进步的人,他觉得,只有扳倒了夏言,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所以他一直高度关注夏言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找到他的把柄。

正当严嵩绞尽脑汁,准备对付夏言时,麻烦却找上门来了。他的儿子严世蕃贪得过了头,惹恼了很多人,结果被人给告了。

好死不死,这封告状信落到了嫉恶如仇的夏言手里。这位仁兄向来痛恨贪腐,当即准备参严家父子一本,彻底将他们办下课。

残酷的明代权斗:严嵩用一场哭戏死里逃生,反手就用一招坑死了夏言

受到消息后,严嵩慌得一批,他知道干了这种事情,落到夏言手里基本就死定了。

然而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严嵩很快就让自己镇定下来,认真思考起对策来。

经过一番苦思,严嵩决定,带上儿子去找夏言求情。因为他认识到,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夏言放他们父子一马、

于是严嵩带着严世蕃跑到夏言家,买通门房,直接走进了夏言的住处。

到了夏言跟前,父子俩也不说话,立即开始痛哭,哀嚎声震天动地。

说哭就哭,严嵩父子的这项本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用今天的话来说,奥斯卡都欠他们两一个影帝。

看着年纪一大把的严嵩在自己跟前哭得肝肠寸断,夏言心软了,决定放过这父子二人。

他显然忘记了,落水狗如果不打,上了岸是会咬人的。严嵩的反扑,很快就来了。

残酷的明代权斗:严嵩用一场哭戏死里逃生,反手就用一招坑死了夏言

嘉靖二十五年(1546),兵部侍郎兼总督三边军务曾铣向嘉靖上了一份奏疏,给嘉靖桐子提出了一个建议——收复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宁夏及内蒙古贺兰山一带,原本是明朝所有的,因为朝廷不重视,后来慢慢成为了蒙古的势力范围。

夏言性格慷慨激昂,对边境问题非常上心,十分认同曾铣的想法。加上他的岳父苏纲与曾铣关系不错,一直在夏言面前称赞对方。

所以他脑子一热,就向嘉靖秘密推荐曾铣,声称大臣之中没有比他更忠诚的了。

嘉靖桐子是个权谋高手,修道之余还能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靠的就是在臣子们的争斗中玩相互制衡的那一套,非常害怕大臣们得关系搞得太好。

夏言对一个边帅这么高的评价,立即引起了他的警惕。

为了给曾铣一个答复,皇帝召开了一个内阁会议。在会上,夏言慷慨陈词,极力主张加强军备,恢复河套地区。

但是嘉靖桐子却只是静静地听着,一言未发。

严嵩明显察觉到了嘉靖的不快,他感到,扳倒夏言的机会来了。

因为,作为老对手,他对夏言和曾铣的关系洞若烛火,他相信,夏言的行动已经犯忌了。

于是严嵩决定再加一把火,让夏言“暴露”得更充分。他果断地站了出来,对夏言的提议表示反对。

严嵩的口才很好,此时又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一番说辞入情入理、条理清晰,听起来非常有说服力。

夏言勃然大怒,没想到严嵩平时对自己溜须拍马、毕恭毕敬,此时却跳出来唱反调,简直是要翻天了。

所以他当即指着严嵩的鼻子,高声怒骂。

夏言骂人的本事一流,当年还是个四品官的时候就骂倒了当朝首辅蒋璁。这个时候数落起严嵩来更是舌灿莲花、滔滔不绝,大有要骂死严嵩的架势。

残酷的明代权斗:严嵩用一场哭戏死里逃生,反手就用一招坑死了夏言

正当夏言骂得起劲的时候,嘉靖突然说话了。

音量不高,但却让夏言感到毛骨悚然,因为他对夏首辅的评语,是“强君胁众”。

夏言的政治生命,到头了。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他被迫退休,而在此之前,曾铣已经被捕入狱。

但事情还没有完,严嵩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可不像夏言,绝对不会对敌人仁慈。

在严嵩的授意下,曾铣的老部下兼对头仇鸾给嘉靖写了封检举信,信中列举了曾铣的几大罪状,包括贪污军饷、打了败仗不上报,没有打仗却冒功等等。

最后图穷匕见,说了一句杀人诛心的话——结交近侍。

这个近侍,指的自然就是夏言了。

在明代朝廷中,官员们犯了错误,通常是不要紧的,只要能熬,东山再起也并非不可能。比如夏言做了首辅后,就曾经几起几落,寻常得紧。

但是有几条红线,是绝对不能碰的。边将结交近臣,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在皇帝看来,这通常意味着图谋不轨。犯了这个忌,就算天王老子也要杀无赦,整个明代,只有一个人算是例外。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明帝国首辅,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他不但结交边将,结交的还是当时最牛逼的那两位——李成梁和戚继光。

但是张居正情况特殊,一是有太后撑腰;二是万历皇帝对他又敬又畏,当他是半个父亲。夏言就没这么好命了。

他试图辩解,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嘉靖二十七年(1548)十月,夏言被腰斩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

夏言“豪迈而有俊才”,政绩突出,可惜终为严嵩所害。

《明史》曰:言死,嵩祸及天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