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在长达14年的艰苦抗日战争中,我国死亡的人数数不胜数,有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但是还有一个大家都不太熟悉的黄河圆口案件。这也是1938年著名的一件惨案,在这次案件之中的死亡人数是南京大屠杀的三倍之多,但这次死亡的人不都是中国人,也有很多日本人丧生于此。而这次事件的幕后主导者竟然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便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日本人来势汹汹,我国应对不及,很快中国的绝大部分国土都被日本人所占据了。日本人很快就来到了中国的中部地区,也是战略要地-河南。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当时的河南可谓是被一鸡两吃,充当前线的同时还要坐稳这大后方。河南是粮食人口大省,不仅粮食产量和物资储备丰富,庞大的人口也是抗战兵力的后备资源。而且河南地区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河南省在这长达14年的抗战之中承受了太多,前有蒋介石的决堤黄河,后有水旱蝗灾,但即使条件如此艰难,河南人民依旧不卑不亢,为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

当时的徐州已经沦陷了,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兰封,而兰封后面就是开封,紧着着就是郑州和武汉,如果兰封失守,那么整个抗战大后方都将岌岌可危。这个后果没有人可以承担的了,所以国民党绞尽脑汁地要守住兰州。

国民党专门派了一支25万人的军队前去驻守,就连蒋介石也亲自前往郑州进行指挥作战,由此可见此战役的重要性。而当时战场上的日军只有6万多人,从人数上来说我们是绝对占上风的。

但有句话不是那么说的嘛,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眼看着我们就要防守成功了,可国民党军队内部却出现了一个猪队友-桂永清。他公然违抗命令将军队擅自撤离了兰封,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兰封给拿下了,然后日军就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了开封。中原地区的局势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国民党逐渐处于下风,节节败退。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提到这个桂永清,那可真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在黄埔军校的时候他就曾公然违抗蒋介石的告诫。作为士兵不仅不保护百姓,反而私下没收百姓财产占为己有。国民党虽然没有我军那么纪律严明,不允许拿百姓一针一线,但百姓的财产也是不容觊觎的。后来桂永清被揭发后,蒋介石想枪毙他以儆效尤,好在当时的总教官何应钦为他求情,这才让他得以留下了一条命。

桂永清这个人要能力没能力,他之所以能在国民党的队伍中生存下来主要还是因为交了两个好朋友。何应钦第一次护下了桂永清,怎料桂永清屡教不改,蒋介石安排他做副旅长,他竟然不满意,直接给拒绝了。这可把蒋介石气坏了,坚决要把桂永清撤职查办,最后还是何应钦出面,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提议让桂永清去德国留学,回国后的桂永清像开了挂一样,直接当上了“海军总司令”。

但桂永清终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在抗日战争的徐州会战中,蒋介石本来是有机会把日本人引入徐州然后一举歼灭的。这可惜执行这个计划的人是桂永清,国民党拥有着优良的军事装备和天衣无缝的计划,可桂永清还是给搞砸了。他不仅没能歼灭土肥圆贤二,还被土肥圆贤二吓得屁滚尿流,风度全无。本来稳操胜券的战争就这样失败了,作为最大的责任人桂永清万死难辞其咎,但还是因为何应钦的关系,蒋介石只是大惩小戒了桂永清而已。回顾桂永清这一辈子的军旅生涯,他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胜仗,但他却十分喜欢吹嘘说大话。在士兵,在蒋介石面前总是夸夸其谈自己的治军理念,畅享美好未来,也不知道他究竟哪里来的勇气。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蒋介石晚年之际每每想起这场战役都觉得羞愧无比,那时的日军已经直逼郑州了,国民党急得已经火烧眉毛了,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想要阻挡住日军前进的步伐。最终想到了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地炸开黄河大堤的办法。黄河可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祖先们就定居在这里。黄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还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所以说黄河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

虽然炸开黄河大堤这也是无奈之举,但为了拖住日军也已经别无他法了。况且按照日军不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作风,就算我们不炸,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抢先一步摧毁黄河大堤淹没华北地区。蒋介石起初也是不同意这种做法的,但是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蒋介石为了全局着想最终还是认同了这个方案。

随着蒋介石的一声令下,黄河大堤就这样在爆炸声中裂开了。黄河卷着大量泥沙喷涌而出,那气势仿佛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在滚滚江水之下无数的房屋,耕地被淹没,在洪水中死亡失踪的百姓不计其数。根据史料记载,被淹没摧毁的城市多达40多个,2000多万亩耕地被摧毁,近90万人丧生。

蒋介石这招以水带兵,本来是既想拖住日军又能对日军造成一些损伤,可谁知最后日军没伤亡多少,却对本国百姓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而日军死亡微小的原因还是因为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叛徒,日军早就知道了国民党的计划有了防备,只有少数没来得及撤走的日军不幸身亡了。这个结果实在令人难以接受,黄河决堤虽然拖住了日军的脚步,打乱了日军的计划,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对日军造成重创,徐州最终还是于1944年沦陷了,武汉也沦陷于1938年。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都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可国民党的这一举动完全反过来了,简直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其实蒋介石不是愚笨之人,炸毁黄河大堤会造成的后果他都考虑过,他也早就让当地的居民及时撤离还给发放了安家费。虽然下命令的人是蒋介石可执行者并不是他啊,最后得到落实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收到了补偿款。

不管怎么说,蒋介石的这个做法都是不得民心的,百姓们被迫离开了自己世代生存的土地,到处奔波流浪,路上饿死,累死得很多。黄河地带一直都是粮食主产区,洪水泛滥使粮食大量减产,间接导致了1942年河南的那场大饥荒。最主要的是黄河自从被炸以后就一直很脆弱,只要水量稍微大一点就会冲破堤岸,河水几乎年年泛滥,这个地区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也对国民党感到极其的失望,毕竟国民党抗日救国的事情没做多少,坑自己国人的事倒是做得不少。就连国共合作抗日这种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国民党也是不情不愿。

国共一共有过两次精诚合作,而且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但是合作的过程却是非常的艰难 。1924年,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两党开展了第一次合作,但是好景不长,只维系到了1927年,因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终归还是破裂了。

而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共同的外敌,国共只能选择暂时放下对彼此的成见。但第二次合作的过程相较于第一次可谓是跌宕起伏啊,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大肆进攻我国,烧杀抢掠,不恶不做。中国共产党自知力量微弱,想联合国民党一起把日寇逐出家门。可是蒋介石冥顽不灵,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不攻打日本人,反而到处围剿共产党。最后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胁迫蒋介石逼迫他抗日,碍于舆论的压力蒋介石这才勉强同意抵抗日寇。国共两党共同签署了合作宣言,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才得以形成。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但是促进国共合作的这两位著名爱国将领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张学良在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以后就被软禁了。而杨虎城先是被送出了国,让这么一位爱国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却不能上战场杀敌报效国家简直就是对他最残忍的惩罚。偷偷跑回国的杨虎城被蒋介石监禁了起来,这一监就是12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际社会纷纷要求蒋介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但蒋介石还记恨着当初杨虎城要杀他以绝后患的那股子狠劲,自然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于是找人暗中刺杀了杨虎城,包括和他一起处于监禁中的两个孩子。

至于张学良,蒋介石其实也是不想放过他的,但是奈何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和张学良私交甚好,是挚友,碍于自己夫人的面子不能动张学良。加上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手里可是有着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证据,自己和张学良又有着结拜兄弟的情谊,蒋介石权衡之下还是放过了张学良,张学良只是被限制了人生自由,相较于早逝的杨虎城,张学良最终活到了101岁。

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协议,国共第二次合作也正式破裂了。虽然两次国共合作最终都以破裂告终,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北伐战争中讨伐军阀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历经三天鏖战才取得了完美的胜利,中国的内忧外患得以解决,这是最大的胜利。在抗战的过程中其实许多大型主战场都是国民党参与的,因为国民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共产党主要负责的是大后方的工作,扰乱敌人的工作。中国八路军第一次正式参加抗日的战争是在平型关战役的时候,这次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合作之下,平型关获得大捷。此战役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也打击了日军的威风。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其实从这几场战争的胜利中不难看出,日本人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只有我们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没有什么仗是打不赢的。

我们回到决堤黄河这个事件中来,当时的国民党在大后方沦陷,整个中国沦陷和炸毁黄河大堤保住中原之间面临着两难抉择。蒋介石自以为自己选择炸毁黄河大堤是在“两害取其轻”,但是他错了,这次事故对日军基本就没造成什么影响,反倒是我国的百姓,死伤无数,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三倍还多,这次事件也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人为的一次巨大灾难。

1938年,蒋介石派人决堤黄河,这一战淹死了多少日军?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可以无限制得指责,谩骂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他们。可是黄河决堤事件,我们又该去责怪谁呢?策划者执行者都是我们中国自己人,而且出发点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好,只是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遭此横祸而幸存下来的百姓纷纷表示无法赞同蒋介石这种做法,不管局势多么的危急也不应该牺牲百姓。况且这不如意的结果也不是天命而是人为,是国民党内部治理的问题,出现了卖国贼和难登大雅之堂的窝囊将领。所以这次灾难的后果应该完全由蒋介石一人承担,无论是因为置百姓安危于不顾造成巨大伤亡还是因为治军不力,用人不淑导致战局落败,总之这次事件蒋介石都难逃其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