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虏无百年国运,为什么清朝例外呢

明太祖朱元璋曾说过,胡虏无百年国运。无论五胡乱华还是南北朝,亦或是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甚至是横扫欧亚的元朝,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确都不长久。那么清朝为什么能立国将近三百年呢?

胡虏无百年国运,为什么清朝例外呢

启用汉族士族

首先,清军入关后开始逐步汉化,拉拢汉族士族中上阶级人士,虽然高官显位留给旗人,但是仍旧执行科举制度,也开放部分高职位给汉人,如清朝初期内阁首辅张廷玉,而且张廷玉在死后可以入太庙,显示了满清对汉臣的尊重。太子的老师的人选也都由汉人担当,比如大名鼎鼎的翁同龢,曾任两代帝师,清朝到了后期更是重用汉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由于这些汉臣的精忠报国,大清才能续命更久。

胡虏无百年国运,为什么清朝例外呢

友善对待百姓

清王朝对待百姓施政较为仁慈,减少了平民的重赋,与大明后期的苛政重税形成鲜明对比,比如康熙皇帝的永不加赋,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政策,这些都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天下百姓对清王朝的反抗也就减弱了

扼杀反抗精神

清军入关后就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虽然这个剃度制度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反抗,都被清廷残酷镇压了。人们在恐惧中,渐渐被赋予了奴性。

胡虏无百年国运,为什么清朝例外呢

愚民政策

借鉴了明朝的政策,在科举上沿用八股取士禁锢士人的思想,在国策上闭关锁国,不允许老百姓接收到新鲜事物,大兴文字狱,并在同时吹捧满清政府的合法性,给老百姓洗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