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当今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频繁?破坏因素在这!

说起专注力,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和话题,娓娓道来的讲,我想也许可以写一本书。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有些犹豫,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写法,能够让大家更加清晰并深入的了解“专注力”。

只要有孩子的家长,我强烈建议收藏下来看三遍。

为什么当今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频繁?破坏因素在这!

01:专注力是什么?

专注力(focus)又称为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件事物或者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它是21世纪的一项超能力,掌握专注力的人,能够快速达成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梦想的生活,领先所有人,在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专注力这个词汇,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婴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专注力好,他可以非常专注的玩玩具,专注于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有的孩子非常容易被干扰,很难安静下来专注于活动或者学习,总是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分钟,就马上被另一个玩具吸引。当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有的孩子就能够专注于任务,有的孩子则四处乱跑。也有一部分孩子,看起来没有动,但并没有专注于玩具、游戏或者活动,而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有的会莫名的身体摇摆、晃动。

√√√√√学生学习过程中专注力是学习成绩的直接因素。

成绩好的学生在分享学习经验时,通常第一条就是有效利用上课的时间,专注的听课以及与老师互动,最大化吸收这节课内容的知识点。

这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非常专注,不纠结、不焦虑、不胡思乱想,只专注当下做的事情。

我们发现这类的学生,并不是不玩,而是玩就专注的玩,学就专注的学。玩的时候不想学习,学习的时候也不惦记玩。

√√√√√成人工作实践中你一定发现在工作中能够有重大成就与成果的人,或者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人,身上往往都具有相同的一项品质——专注。

尽管成年人在工作时要经常处理多任务,而我们往往发现专注力强的人会进行任务信息筛选、选择,并把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按照逻辑顺序专注的进行工作。

而有些成年人依然面临专注力弱的问题,很容易胡思乱想和走神,处理工作时很难聚焦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与生活效率较低,影响生活的品质。

为什么当今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频繁?破坏因素在这!

02、专注力的破坏因素

√√√√√电子产品

说到电子产品,我就真的恨得牙痒痒。这几乎是我每次讲座,每次直播,每次答疑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的问题。

很多家长并不在意,认为看看动画片怎么了,也能学东西啊。刷刷手机又如何,也不会有什么损害。每次听到这样的反馈时,我都气的心脏疼。

每次看到孩子语言迟缓、发育迟缓、疑似自闭,追问原因,90%以上都由长期看动画片引发时,我就又生气、又着急。

如果想要培养与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就先把这个“电子鸦片”停掉。改为与孩子讲故事,玩玩具,哪怕在厕所玩水、厨房玩米都能够培养孩子的感官体验与专注能力。

√√√√√运动缺乏

从小缺乏爬行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是由于前庭刺激不足引发的感觉统合发育的失调。

触觉过度敏感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多动的现象。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单元楼限制了很多孩子的活动与运动。

你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的活动,哪怕是在室内,只要空间足够,多进行运动与指令性配合的游戏,例如木头人,跑停等。如果宝贝非常好动、乱跑,可以试试下面视频中的游戏。

宝贝爱跑吗?今儿来玩游戏了,简单粗暴的管教是无效的,做个会玩的爸爸妈妈吧!

为什么当今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频繁?破坏因素在这!

为什么当今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频繁?这也许要归咎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

与现实世界平滑,流畅,自然的信息不同:电子产品的视觉、听觉信号往往是剧烈的、闪烁的、鲜艳的。

这样剧烈的刺激会造成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这种过度兴奋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初期有着致命性的危害。

具体来说,额叶受到反复刺激后,对丘脑的调控能力将有发育迟缓的可能,小孩也许不能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期获得完整的注意力控制能力。

其次,注意集中时的反复打断也是注意力减弱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容易在孩子专注于某事时递水送饭,但反复的打断会导致丘脑网状核的反复效应,拥有导致注意力减弱的可能性。

总之,注意力的生理基础的丘脑网状核对外界信息的过滤作用,而丘脑网状核的正确工作与额叶的调控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避免或减少来自电子产品和其他因素对于额叶的错误刺激以保护孩子注意力的正常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