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1858年5-8月,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经历酷夏,因大量污水排入泰晤士河,发生了大恶臭(The Great Stink)。作者罗斯玛丽·阿什顿以伦敦大恶臭为背景,结合当年通过的《泰晤士河净化法案》《医疗法》和《离婚法》等多种法案的产生过程,讲述了达尔文、狄更斯和时任财政大臣的迪斯累里那一年丰富而曲折的经历。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文学荣退教授罗斯玛丽 阿什顿借助近年普遍实现数字化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报刊、书信、日记、流言、庭审记录和气象档案,勾勒了英国黄金时代一众风云人物群像。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微观史著作,揭示了1858年的重要性,认为这一年是一个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的历史转折点。

从一个具体的年份观察历史,呈现19世纪英国鼎盛时期的全景风貌、渐进改革和文化氛围。有评论赞誉《大恶臭:1858伦敦酷夏》这本书描绘了“伦敦在现代与黑暗时代之间的颤抖”“像惊悚片一样令人兴奋”。

1858年的伦敦,遭遇英国历史上最为炎热的夏天,伦敦两百多万居民的废水都排进了泰晤士河,从而引发“大恶臭”,人们如何呼吸和生活,英国议会采取什么措施?通过了哪些改变人们的生活、影响国家建设的法案?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狄更斯为什么执意与结婚二十余年的发妻“分居”,事业停滞,名誉扫地,与萨克雷的友情也彻底决裂?

达尔文在好友华莱士一封来信的“刺激”下,因何匆匆开始写作并提前发表了《物种起源》?

迪斯累里身为财政大臣,素有华而不实、鲁莽草率、两面三刀的恶名,又是怎样抓住机会成功逆袭,改变了议会、媒体和女王对他的看法?

从一个具体的年份观察历史,呈现19世纪英国鼎盛时期的全景风貌、渐进改革和文化氛围。

通过1858年的“大恶臭”事件,人类发展中如何协调工业快速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一部了解英国史、伦敦史与英伦文化与的必读之书。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英美主流文化媒体好评如潮:《今日历史》“年度好书”推荐;《卫报》“每周一书”推荐;《星期日泰晤士报》平装书推荐;BBC2电视台“每日政治秀”现任国会议员基思·辛普森推荐;《纽约时报》“好书问答”等推荐……

近年大量原始报刊资料实现数字化,直接促成了微观史写作的勃兴,本书就是这样一部文学史、思想史与社会史交相辉映的“微观史”“城市史”杰出新作。这本书以重大事件、重大人物切入,挖掘他们其他人和事的联系,勾勒当时伦敦的全景图,真切感受狄更斯笔下的大人物、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大恶臭:1858伦敦酷夏》这本书里写了英国的几个“世界首个”:首个改造伦敦下水道;首个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铁壳汽船;首个敷设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首个提倡婚姻领域的公正平等,修正了《离婚法》;首个规范化医疗行业,建立了执业医师注册制度,成立了全国医学总会。

讲述达尔文、狄更斯和时任财政大臣的迪斯累里在1858经历的危机和转折,更全面地了解三个风云人物。

英国的世界“第一”从1858年泰晤士河治污谈起?

精彩文摘

1858年6月16日星期三,是英国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那年夏天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炎热的夏天之一。伦敦两百多万居民的废水都排进了泰晤士河,引起了熏天恶臭。在这种情况下,住在伦敦是一种什么感觉?人们又是怎么熬过炎炎夏日的?在泰晤士河沿岸居住或工作的人,包括议会大厦中的议员和威斯敏斯特厅 的法官们,面对难以忍受的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报刊又是怎么报道的?

那年夏天的一件大事,就是采纳工程师约瑟夫 巴泽尔杰特 的方案,沿泰晤士河修筑大堤,利用拦截式下水道,将废水引到伦敦以东。伦敦多次遭受霍乱等疫病侵扰,最近一次就在1854年。尽管人们错误地认为这些疾病是通过空气而非水源传播的,但所有人都意识到,泰晤士河已经威胁到了伦敦人的健康。

英国在1855年之前逐步取消了纸张税和印花税,报纸数量激增,前所未有地成了民众获取信息、了解观点的重要渠道。从历史悠久、威望很高的《泰晤士报》 ,到各种新兴报刊,如1850年创办的街头小报《雷诺兹报》,都不断给当局施压,要求治理泰晤士河。1858年夏天,政府终于采取了措施。巴泽尔杰特开始了他的伟大工程,修建了维多利亚大堤、艾伯特大堤和切尔西大堤,开辟了新的街道和公园,对伦敦的公共卫生、城市交通和地貌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年夏天,还有一些重大工程也已经竣工或正在进行之中。伊桑巴德 金德姆 布鲁内尔 的“大东方号”已经下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铁壳汽船,就停泊在泰晤士河畔的德特福德,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无法扬帆远航。8月,汽船“尼亚加拉号”和“阿伽门农号”驶入大西洋,接通了海底电报电缆,实现了英国和美国的即时通信。

1858年夏天,科学领域成绩斐然,上述工程只是冰山一角。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开天辟地,改变了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虽然1859年11月才出版,但在1858年6月已经开始萌芽。达尔文早年随“小猎犬号”航海考察,后又潜心研究二十年,逐渐形成了自然选择理论,但进展十分缓慢。1858年6月,他收到了艾尔弗雷德 拉塞尔 华莱士 的信和论文,十分震惊,发现再不抓紧时间发表,就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于是迅速写出了便于阅读的单卷本《物种起源》。该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澎湃的激情。他后来回忆说,原本想写得更长一些,提供更多的细节,但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读者,也不会这么快就产生影响。1858年夏天,家庭变故、身体状况和研究工作不断给他带来惊吓和打击,但只有家人和几位好友知道,在那短短的几周里,49岁的达尔文经历了事业和人生中的危机时刻。

那年夏天,狄更斯 、迪斯累里也和达尔文一样,在危机中收获了成功,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人物,科学、文学和政治舞台也因为他们而星光灿烂。1858年夏天,46岁的狄更斯已经出版了好几部畅销小说,正如日中天,但也有传言说他不忠于婚烟。有的说他跟妻妹眉目传情,有的说他跟女演员朝云暮雨,这位女演员才19岁,跟他二女儿凯蒂一样大。狄更斯不仅否认感情出轨,还头脑发热,公开宣布与妻子分居。两人已经结婚二十二年,生了十个孩子,有九个活了下来。这年夏天,他行事冲动,与朋友绝交,跟出版商终止合作,伤害了妻子儿女,还因为加里克俱乐部 的一点小事,和萨克雷起了争执。两人都是加里克俱乐部的会员,又都在文坛享有盛誉,虽然不是至交好友,但也一直没有伤了和气,他们的女儿也相处融洽,现在却割席分坐,形同陌路。这年夏天,俱乐部里也不太平。一些年轻作家和律师也卷入了所谓的“加里克俱乐部事件”,引起了报界的热议。这些年轻人大多崇拜狄更斯和萨克雷,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狄更斯进入了创作的枯水期,但也在绝望中嗅到商机,首次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朗读自己的作品。他读得声情并茂,但也疲惫不堪。情感的漩涡差点让他失去朋友和读者,但不管是演讲、朗读还是写作,他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最终渡过了这次难关,回到了小说创作的轨道,1859年出版了《双城记》,1860年写出了《远大前程》,1864年至1865年又创作了《我们共同的朋友》。后两部作品是他反思罪与耻的扛鼎之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