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借刀杀人,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这是一种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从军事应用上说,它的诀窍是:当敌方的征象已经暴露,另外又有一种势力不断扩张,将要参与活动的时候,应当设法借助这种力量去击败敌人,以有利于保存自己。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先看典故。春秋时期,齐国派军进驻汶上,即将大举进攻鲁国。孔夫子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特意派最得力的学生子贡外出游说各国诸侯。子贡善于辞令,首先说服齐军主帅将攻鲁之军移师讨伐吴国,随即星夜赶去吴国,劝说吴王同意出兵救鲁攻齐。吴、齐两国开战之后,子贡又赶到晋国,劝晋王整军备战,以防吴国。不久,晋、吴两国交战,晋国击败吴国。至此,子贡利用诸侯的矛盾,巧借别国的力量,乱齐,破吴,强晋,从而达到存鲁的目的。这一出计策,就叫“借刀杀人”。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史上著名的借刀杀人的成功案例

历史上有许多借刀杀人的案例,借刀杀人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别人的猜疑心,让别人因为你一点点的假证据或话语,就让对方除掉了你想除掉的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中,周瑜使用蒋干盗书让曹操杀死了蔡瑁兄弟,使得曹军没有了精通水战的将领,从而给以后的赤壁大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在赤壁大战的前夕,周瑜想除掉熟悉水战的蔡瑁和张允,于是就计划了一场精彩的借刀杀人,周瑜先是大摆宴席,盛情接待了久违的老同学蒋干,并借口说蒋干是曹操的下属,为了不伤感情就只谈私事和饮酒,然后装醉要求与蒋干同睡,然后故意让蒋干偷走伪造的蔡瑁和张允写给周瑜计划暗杀曹操的文书,然后果然不出周瑜所料,蒋干中计了,偷走了假文书并向曹操报告了此事,而曹操见人证物证俱在,于是立即处死了蔡瑁和张允。

可见周瑜的一手借刀杀人运用得如此甚好,如果没有周瑜的这一借刀杀人之计,赤壁之战的结局也许就会被改写了。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借刀杀人的现代商业案例

“WN”是湖北省某市日化公司研制生产的一款新式洗衣粉,产品在香港市场上一炮打红后,却迟迟打不开内地市场的销路。为了迅速开辟内地市场,该企业在促销上大胆迈出了三步。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第一步,出资在某市体育场举办“WN杯”足球赛。全国几大著名足球队汇聚到某市体育场比拼,从来没有机会看过这样精彩球赛的某市人蜂拥购票观看。因缺乏资金而几乎陷于瘫痪的体育场因此获得了生机,日化公司预期的促销目的也顺利达到了。

第二步,为继续扩大日化公司的影响,他们出资承包了湖北省足球队,队员待遇完全跟公司职工一样,这一举动令整个湖北省为之震动。该企业已经走出了小小的某市,把眼光投向大武汉,投向整个湖北省。

第三步,让湖北省足球队杀回省城武汉,迎战荷兰国家足球队。公司的名字第一次走向世界。为了扩大影响,凡是观看这场比赛者,每人免费赠一包“WN”超浓缩无泡洗衣粉,顿时让整个武汉都沸腾了,“WN”成了新闻热点。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三大步跨出,“WN”名声大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小某市日化企业,与足球联姻之后知名度迅速提高,不仅企业创下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将产品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

在此案件中,日化公司就是运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借刀杀人在现代商业中也经常用到,目的是借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达到自己的目的。谈判高手总是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与条件,或借用社会力量(社会公众舆论等)给对方施加压力,或借助法律条文或财经制度规定等驳斥对方的无理要求,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或借助他人之言,与对方进一步讨价还价,实现谈判成功的最终目的。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在人际交往中活用“借刀杀人”计

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正直的人绝不应该产生借刀杀人的险恶念头,除非是在猝遇强敌的非常情况下不得不奋起自卫。可是,借助他人乃至借助对方的力量,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却正是“借刀杀人”计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处世应变的活用。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例如:人们要管教犯罪分子改邪归正,除了政策攻心之外,往往还让犯罪分子的亲友苦心劝诫,让已经悔改的其他犯罪分子现身说法,以敦促犯罪分子痛改前非。这些人可以说是位于管教者与被管教者之外的“第三势力”,没有直接介入管教与被管教的矛盾冲突之中,借助他们的力量去教育犯罪分子,一般会起到单纯由管教人员直接教育犯罪分子所起不到的感化作用。根据这一启示,我们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主涨的时候,不妨发动对方的亲友也来参加劝说,以便顺利地拆除对方抵拒劝说的心理藩篱。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自己说服自己。当双方交谈趋于融洽之后,我们可以故意从说教者转退到疑问者的地位,围绕说服的内容提出各种疑问:“其实,我对这些问题也不大清楚,你认为如何?”这就容易将对方推到在假想情况下变为说服者的位置。他会陈述自己的看法,你则不断予以补充、修正和引导,向对方提供站得住脚的劝说理由和接纳劝说与否的利害关系,使之明白接受说服的益处,最终同意你的意见。

谈“借刀杀人”:如何巧妙运用“三十六计”中的积极成分

活用“借刀杀人”计,旨在借助外在的力量,克服面前的障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平等、友善的人际交往中,此计作为处世术,只可取其道——“借刀”,不可取其意——“杀人”。我们尽可以“借刀”劝人、救人、助己、卫己,却不可以谣言、诬陷乃至利器害人、伤人。否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受害的是自己。

对此您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