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败走麦城后,关羽在马超地盘上被俘,为什么马超却不派兵救援?

首先要明确历史上关羽败走麦城,但他却是在马超的封地临沮被东吴潘璋所擒获。

关羽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无论是白马之战万军之中轻取颜良人头,还是在荆州期间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都是三国战争史上数得着的经典战例。可是即便勇猛如关羽,最终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

败走麦城后,关羽在马超地盘上被俘,为什么马超却不派兵救援?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在荆州被击败后很快就在麦城遭遇东吴军队的围困。从军事形势上讲当时关羽的处境十分危险,只能在麦城和当阳一带边打边退基本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向西过三峡入川的退路则又被孙权封死(三峡的秭归、枝江、夷陵已经属于孙权);北上顺汉江而上归汉中的道路又在曹操手中。(当时曹操虽然丢失了汉中,但是襄阳樊城还掌握在手里。荆州在长江边上需要北上几百公里才能到达汉江。)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有着“忠义无双”的美名。但在山穷水尽之际关羽不得已通过假投降的方式,获得了一次珍贵的突围机会。然而突围之后关羽发现自己身边只追随着十几名骑兵了,眼前这个境遇和当年项羽上演的霸王别姬很是相似,一阵拼杀过后留给关羽的也只有失败。

败走麦城后,关羽在马超地盘上被俘,为什么马超却不派兵救援?

《三国志》中有讲到了潘璋和马忠擒获关羽的细节:潘璋和朱然一起切断了关羽的后路,并在一个叫临沮的地方夹石设伏。潘璋的部下马忠用计把关羽生擒,一起被擒的还有关羽的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忠义无双勇猛无敌的关羽被擒之后处死,一代英雄就这样走到了末路。

然而,关羽被擒临沮这个地方却是大有蹊跷。

临沮,位于荆州和麦城之北。不难看出当时关羽选择撤退的方向是当阳——远安——保康——房县——竹山——平利——安康——汉中。在那样危机的时刻与条件下,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关羽这条逃亡之路,说起来要比当年在赤壁之战落败的曹操逃亡之路要艰难得多。

败走麦城后,关羽在马超地盘上被俘,为什么马超却不派兵救援?

《三国志》中记载:马超在投靠刘备后不久由于刘璋投降,马超摇身一变成了平西将军,临沮也就成为他的地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临沮是马超真正驻军的地方。马超出身名门,是槐里侯前将军马腾的儿子,祖上则是伏波将军马援,如此显赫的家世断然不会是小人物。此后不久马超就成为了凉州牧。即便蜀汉政权自始至终也只是掌握了凉州很小的一个地区,马超的这个凉州牧其实都是名义上的虚衔,这个在古代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秦国的白起,赵国的苏秦、李牧,楚国的项燕,都曾被封为“武安君”,可他们大部分人甚至都没去到过武安。

然而即便是关羽逃到临沮的时候马超也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三国乱世人口流失十分严重,招兵买马更是十分困难建立一支军队更是千难万难。马超全家200多人都被曹操所杀,最后只有族弟马岱继承他的爵位。可想而知,马超在投奔刘备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私人势力。当时三峡地区都被东吴军队占领的情况下,马超和关羽一样面对东吴大军基本上没有一战之力。

败走麦城后,关羽在马超地盘上被俘,为什么马超却不派兵救援?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固然是最悲情的一幕。但是真实的历史中,关羽刚愎自用、不会团结同僚糜芳等人,刘封、孟达一干小人也都被他得罪光。因为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和他的前将军齐名他就扬言要和黄忠决斗,最终关羽也只能是自食恶果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