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带你走进历史里真正的姜子牙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让小编来带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大多数人知道姜子牙也是通过《封神榜》这一步电视剧,讲述了姜子牙带领众神帮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说、影视剧中的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后奉命下山,扶周灭商,其间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消灭殷商,成就封神大业。但这毕竟文学艺术作品,那么在历史真实的中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带你走进历史里真正的姜子牙

其实历史上的姜子牙并不是什么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而是以为普普通通的老人,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那么大家都要问了,那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是不是真的呢?小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当然不是,只不过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需要,把姜子牙神化了。

其实姜子牙的祖上曾经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曾做到了四岳之官,舜、禹时被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西),所以又称吕尚。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当姜子牙出生时,家境没落,所以年轻时的姜子牙干过屠夫,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是姜子牙人穷志不穷,无论做屠夫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带你走进历史里真正的姜子牙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宝鸡市),遇见了当时求贤若渴的姬昌侯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经过一段交谈后,王大喜,言道: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呼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姜子牙尊为师。此后在姜子牙的辅佐谋划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文王死后,其子武王姬发继位,姜子牙也被尊为师尚父,开始了辅佐周武王,九年后,姬发想完成其父亲姬昌的灭商大志,各地诸侯纷纷响应,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重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到盟津,可姬发却说在等等,于是班师回朝,与姜子牙共同写出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时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纣王也集结兵力70万,展开了大战,史称牧野之战,纣王战败,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发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带你走进历史里真正的姜子牙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 ,以稳定东方。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姜子牙在齐国初期,利用齐国丰富的矿产,大力发展炼金业,棉麻制造业,鱼盐业等手工业,在姜子牙的治理下,齐国从偏远的穷困小国变成了傲视东方的大国。这也为齐国称为春秋第一任霸主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随着武王,成王的死去,姜子牙接受了成王的托孤众任,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 ,史称周康王。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带你走进历史里真正的姜子牙

纵观姜子牙的一生,大起大落,年轻时的贫困,老年的众任,为后世留下了《六韬》等书籍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被春秋的诸子百家称为百家之祖,《六韬》 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军事家都吸收了《六韬》的精华, 这就是姜子牙,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