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帶你走進曆史裡真正的姜子牙

曆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曆史,了解曆史。

大多數人知道姜子牙也是通過《封神榜》這一步電視劇,講述了姜子牙帶領衆神幫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說、影視劇中的姜子牙是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後奉命下山,扶周滅商,其間曆經種種磨難,最終消滅殷商,成就封神大業。但這畢竟文學藝術作品,那麼在曆史真實的中姜子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帶你走進曆史裡真正的姜子牙

其實曆史上的姜子牙并不是什麼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而是以為普普通通的老人,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别号飛熊。商末周初軍事家,齊國開國君主,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那麼大家都要問了,那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是不是真的呢?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當然不是,隻不過是文學藝術作品的需要,把姜子牙神化了。

其實姜子牙的祖上曾經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曾做到了四嶽之官,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是以又稱呂尚。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是以叫作呂尚 。當姜子牙出生時,家境沒落,是以年輕時的姜子牙幹過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是姜子牙人窮志不窮,無論做屠夫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是處,閑居在家。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帶你走進曆史裡真正的姜子牙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今寶雞市),遇見了當時求賢若渴的姬昌侯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經過一段交談後,王大喜,言道:自從我國先君太公就說:定有聖人來周,周會是以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是以稱呼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姜子牙尊為師。此後在姜子牙的輔佐謀劃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文王死後,其子武王姬發繼位,姜子牙也被尊為師尚父,開始了輔佐周武王,九年後,姬發想完成其父親姬昌的滅商大志,各地諸侯紛紛響應,左手拄持黃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領重兵,集結船隻,遲者斬首。于是兵到盟津,可姬發卻說在等等,于是班師回朝,與姜子牙共同寫出了《太誓》

又過二年,商纣殺死王子比幹,囚禁了箕子。此時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極點,姜子牙見時機成熟,就向姬發提出伐纣建議。姬發于是通告諸侯共同征伐, 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裡處的牧野,纣王也集結兵力70萬,展開了大戰,史稱牧野之戰,纣王戰敗,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姜子牙引姬發入殷都朝歌,诏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帶你走進曆史裡真正的姜子牙

武王滅商後,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議,把全國分成若幹個侯國,由于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功勳卓著,而被首封于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臨淄區)建立齊國 ,以穩定東方。姜子牙政治上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簡其禮”的開明政策。姜子牙在齊國初期,利用齊國豐富的礦産,大力發展煉金業,棉麻制造業,魚鹽業等手工業,在姜子牙的治理下,齊國從偏遠的窮困小國變成了傲視東方的大國。這也為齊國稱為春秋第一任霸主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随着武王,成王的死去,姜子牙接受了成王的托孤衆任,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衆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 ,史稱周康王。

文韬武略,百家之祖,帶你走進曆史裡真正的姜子牙

縱觀姜子牙的一生,大起大落,年輕時的貧困,老年的衆任,為後世留下了《六韬》等書籍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被春秋的諸子百家稱為百家之祖,《六韬》 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軍事家都吸收了《六韬》的精華, 這就是姜子牙,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