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一篇关于晚清红顶商人盛宣怀的文章时,有读者说:“盛宣怀还是钓鱼岛第一任岛主呢。”
这位读者没有信口开河。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闹出慈禧太后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3个小岛赏赐给盛宣怀的传闻。如果慈禧太后真的做过这件事,那么盛宣怀就真的是钓鱼岛第一任岛主。

问题是,真的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传闻的前因后果。
1972年,一名叫徐逸的女人,自称是盛恩颐的女儿盛毓真。盛恩颐,人称盛老四,是盛宣怀的第四子。盛宣怀生前最疼爱盛恩颐。在父亲的宠爱下,盛恩颐终于成为扬名上海的花花公子。徐逸说,盛恩颐当年留学美国时,与一名美国女人有染,剩下了她。她被过继给民国外交家徐淑希为女儿,所以改名徐逸。
徐逸是谁的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拿出一份“慈禧手谕”,说由于盛宣怀当年以广仁堂监制的风湿性特效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风湿病。慈禧太后很高兴,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打赏给盛宣怀。为什么是钓鱼岛呢?因为钓鱼岛上所产海芙蓉,是风湿性特效药中最重要的一味药。
这份“慈禧手谕”纸片已经发黄,边缘略有破碎,显示出有一些年头了。内容如下:
“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来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甚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光绪十九年十月。”
仿佛为了表明“慈禧手谕”的真实性,上面还印着两枚印章。一是“御赏”,一是“慈禧皇太后之宝”。
徐逸还展示了一封父亲盛恩颐于1960年写给自己的信,上面写道:
“台湾外海有三小岛,曰钓鱼台、黄尾屿、赤屿,皆无人荒岛,见于出使琉球使者赵文楷介山公之记述。此三小岛,虽属荒岛,然盛产药草,当年吾家盛时,在烟台、沪、常三处,设有广仁堂,施诊给药,远近知名。皇上以此三岛,赐与汝宗,作为采药之用,诏书就在家中,是吾家物也。家中并有图说,兹寄汝,望汝能设法前往一看。”
徐逸出示的“慈禧手谕”,在海内外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然而,不管是“慈禧手谕”,还是盛恩颐的信件,都是伪造的。
首先来看盛恩颐的信件,造假最明显。原因很简单,早在1958年,盛恩颐就因为穷困潦倒,病死于苏州留园的门房里。他怎么可能会在两年后给徐逸写信?
其次来看所谓的“慈禧手谕”。我们知道,盛宣怀的确很受慈禧太后宠信,被她称为“不可少之人”,还在1905年获得了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殊恩赐。可是,这件“慈禧手谕”伪造得不够走心,它竟然搞错了盛宣怀的官职。盛宣怀从来没有做过“太常寺正卿”一职,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才被授太常寺少卿衔。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盛宣怀还在担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
堂而皇之的“慈禧手谕”,怎么可能搞错盛宣怀的履历和官职呢?
第三,查盛宣怀后人盛文颐、盛渤颐、盛恩颐等人撰写的《显考杏荪府君(盛宣怀)行述》一书,里面比较详细地记录了盛宣怀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召见的事情,甚至还事无巨细地记录慈禧太后赏赐福字匹头、饽饽、肉食,但没有片言只语说到“钓鱼岛”。如果慈禧太后真的赏赐钓鱼岛给盛宣怀,盛宣怀怎么能一字不提呢?
事实上,盛宣怀的家人也坚决否认这件事。
2000年,撰写过《盛宣怀家族》的文史作家宋路霞在东京,专门就此事请教盛恩颐的大儿子盛毓邮先生。盛毓邮断然说:
“我们谁都不认识她(徐逸),也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家传的‘慈禧手谕’。不过有一条,假如我家真有这么个‘慈禧手谕’的话,无论传到谁手上,也决不会传到她手上。我在家里是老大,家里大事都是不瞒我的,我就从未听说有这么回事。关于那张‘慈禧手谕’的真伪,我不是历史学家,所以说不出意见,但是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也没看见过。至于那封所谓的我爹爹写给她的信,那确确实实是假的!”
结论:所谓盛宣怀是钓鱼岛第一任岛主之事,纯属虚构。
【参考资料:《清史稿》《盛宣怀家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