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前文我们分析了林冲的两面形象——一面是真正古道热肠的好汉形象,一面则是自私自利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仔细看看,梁山上的大多数人都有两副面孔:一副是真好汉的面孔,一副是假好汉的面孔。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其中最典型的还不是林冲,应该说是宋江。宋江是不是好汉呢?可能现代人都觉得,宋江天天想着招安,绝对不是什么好汉的。其实不是,宋江他也有自己好汉的一面,而且这一面还非常的极致,不然的话以他的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梁山108好汉的带头大哥——毕竟他武艺和长相都太差了。

宋江第一个好汉的一面,是他真的是及时雨——不管是谁,遇到他都会觉得如沐春风。晁盖犯下了抄家灭族的大罪,宋江冒着生命危险放了他;李逵缺零用钱,他不用李逵说直接就给了李逵银子;武松缺少路费,宋江也是不经意地把钱给了武松,既保全了武松的面子又缓解了武松的尴尬。这么好的好兄弟,怎么算不上好汉呢?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而宋江第二个好汉的一面,则是他的气魄非常大,这一点他甚至有些英雄的味道。首先咱们看他在梁山上树的大旗,上面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要知道,古时候的“替天行道”,可不是咱们现在那么简单的意思。古代的皇帝,也被称作天子——那么,替上天来治理天下的,其实就是天子。

所以“替天行道”这个棋子,按道理是只能皇帝做的。宋江他一个小小的土匪,居然敢立“替天行道”的旗子,也怪不得宋朝会派大军三番五次地讨伐他们了。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可能有人会说,他这是替“天子”行道,他自己从来都不想当皇帝的,不然也不会一直想着招安,一直想着去做皇帝的臣子了。那么,宋江自己想没想过当皇帝呢?我们就看看宋江题的那首反诗吧: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古人对于诗的境界非常重视,往往一首诗,就能够看出一个人的魄力,甚至于可以看出一个人会不会有帝王之心。比如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小时候就写了一首诗: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看看这玩意儿,几乎就是把李自成自己的一生给预料了。什么叫“一身甲胄肆横行”?那不就是借着军队起义的李自成,变成了一个呼风唤雨的军阀吗?什么叫“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这不就是喜欢搞偷袭的李自成吗?什么叫“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这不就是李自成的结局吗?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所以你看宋江写的这首诗,前面两句是对他个人遭遇的描述,后面两句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说说“凌云志”这句,“凌云”,就是跟天相齐了——或者比天低那么一点儿。所以宋江自己心中的志向是什么呢?不是当皇帝,起码也是王侯将相级别的。而最后一句他则再一次强调自己的志向——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是干啥的?他就是推翻了皇帝,自己要当皇帝的人,可惜最后没有当成——宋江觉得黄巢都不丈夫,他想干啥?不就是想当皇帝吗?

梁山上的两面人——林冲不是唯一的一个,真好汉与假好汉之争

只是,为何有着当皇帝理想的宋江,现实当中却一直想着招安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