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前文我們分析了林沖的兩面形象——一面是真正古道熱腸的好漢形象,一面則是自私自利的形象,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我們仔細看看,梁山上的大多數人都有兩副面孔:一副是真好漢的面孔,一副是假好漢的面孔。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其中最典型的還不是林沖,應該說是宋江。宋江是不是好漢呢?可能現代人都覺得,宋江天天想着招安,絕對不是什麼好漢的。其實不是,宋江他也有自己好漢的一面,而且這一面還非常的極緻,不然的話以他的條件也不可能成為梁山108好漢的帶頭大哥——畢竟他武藝和長相都太差了。

宋江第一個好漢的一面,是他真的是及時雨——不管是誰,遇到他都會覺得如沐春風。晁蓋犯下了抄家滅族的大罪,宋江冒着生命危險放了他;李逵缺零用錢,他不用李逵說直接就給了李逵銀子;武松缺少路費,宋江也是不經意地把錢給了武松,既保全了武松的面子又緩解了武松的尴尬。這麼好的好兄弟,怎麼算不上好漢呢?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而宋江第二個好漢的一面,則是他的氣魄非常大,這一點他甚至有些英雄的味道。首先咱們看他在梁山上樹的大旗,上面寫着“替天行道”四個大字。要知道,古時候的“替天行道”,可不是咱們現在那麼簡單的意思。古代的皇帝,也被稱作天子——那麼,替上天來治理天下的,其實就是天子。

是以“替天行道”這個棋子,按道理是隻能皇帝做的。宋江他一個小小的土匪,居然敢立“替天行道”的旗子,也怪不得宋朝會派大軍三番五次地讨伐他們了。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可能有人會說,他這是替“天子”行道,他自己從來都不想當皇帝的,不然也不會一直想着招安,一直想着去做皇帝的臣子了。那麼,宋江自己想沒想過當皇帝呢?我們就看看宋江題的那首反詩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他時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古人對于詩的境界非常重視,往往一首詩,就能夠看出一個人的魄力,甚至于可以看出一個人會不會有帝王之心。比如明末起義領袖李自成,小時候就寫了一首詩:

“一身甲胄肆橫行,滿腹玄黃未易評。

慣向秋畦私竊谷,偏于夜月暗偷營。

雙鳌恰是鋼叉舉,八股渾如寶劍擎。

隻怕釣鳌人設铒,捉将沸釜送殘生。”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看看這玩意兒,幾乎就是把李自成自己的一生給預料了。什麼叫“一身甲胄肆橫行”?那不就是借着軍隊起義的李自成,變成了一個呼風喚雨的軍閥嗎?什麼叫“慣向秋畦私竊谷,偏于夜月暗偷營”?這不就是喜歡搞偷襲的李自成嗎?什麼叫“隻怕釣鳌人設铒,捉将沸釜送殘生”?這不就是李自成的結局嗎?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是以你看宋江寫的這首詩,前面兩句是對他個人遭遇的描述,後面兩句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說說“淩雲志”這句,“淩雲”,就是跟天相齊了——或者比天低那麼一點兒。是以宋江自己心中的志向是什麼呢?不是當皇帝,起碼也是王侯将相級别的。而最後一句他則再一次強調自己的志向——敢笑黃巢不丈夫!

黃巢是幹啥的?他就是推翻了皇帝,自己要當皇帝的人,可惜最後沒有當成——宋江覺得黃巢都不丈夫,他想幹啥?不就是想當皇帝嗎?

梁山上的兩面人——林沖不是唯一的一個,真好漢與假好漢之争

隻是,為何有着當皇帝理想的宋江,現實當中卻一直想着招安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