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在新疆喀什的西南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名为罕萨族。

这里的人大都居住在巴基斯坦的西北角和帕米尔高原接壤的喜马拉雅深谷区域。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听着这个居住环境,就知道他们生活得非常艰苦,但实际上这个民族与新疆仅仅有着30公里之隔,却宛如在另外一个世界。

因为和那里相比,这里已经是天堂了。

那么,这个神秘的西姆沙尔村落究竟在哪里呢?这些人又为何要迁徙过来呢?

01神秘的村落

西姆沙尔村位居巴基斯坦的北部边疆。

它虽然只是一个小村庄,但是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几乎覆盖了整个罕萨河的支流。

可是,它这里的人口与它的面积实在是不成正比,直到今天,也仅仅只有2 000左右的常住人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势险峻,海拔最低的在3000米左右,而最高的甚至能达到6 000米还多。

此外,西姆沙尔村的水和电也是非常的不方便,在这么大的一个村子里,他们仅仅有一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

这个小型的水力发电站已经是他们这里最先进的高科技了,然而这个工具也并不是一年都可以派得上用场。

因为西姆沙尔村身处雪山附近,全年的温度基本上都很低,一年不结冰的月份只有5个月。

因此,这个小型水力发电站一年也只有5个月可以投入使用,而其他的7个月,西姆沙尔村民们都要在黑暗中度过。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不仅如此,西姆沙尔村民的饮水也是第二大难题,他们居住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想要挖一口井饮用自来水自然是遥不可及的。

于是,他们就经常等干净的雪水融化掉以后再进行收集,或直接饮用或做饭食用。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挺好的吗?

如果说雪水能融化或许是相对好的,但是,雪水融化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是一种奢望。

因为这里的温度非常的低,最低几乎能达到零下四五十度,因此,积雪虽多,却很少融化。

无水的情况让西姆沙尔的村民们非常为难,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去罕萨河取一些水。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可是,这些水是非常不干净的,一般都只能用来洗衣服和洗菜。

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有干净的水喝,就必须要在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候囤积一些水以备不时之需。

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西姆沙尔的村民们仍在不断坚持着,可这并不是全部,还有一个问题让西姆萨尔的村民们更加难上加难,那就是:地震频发的自然环境。

西姆沙尔地处印度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经常会因为剧烈碰撞而造成地震频发。

此外,西姆沙尔村处于罕萨河河谷中央地带,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冰雪高原气候导致这里常年大风大雪不断。

倘若遇到前后山体滑坡与塌方,房子内的人们将性命难保。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充满了艰苦和危险,正在村民们以为一生都将在艰苦中度过的时候,村里最近来了一些“不速之客”让西姆沙尔村民们的生活仿佛有了转机。

这些“不速之客”是谁?他们又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

故事还要从那一天说起……

02生活的转机

那天,西姆沙尔村来了很多“不速之客”,他们的穿着打扮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格格不入。

之所以说他们是不速之客,是因为这些人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他们的打扮有点像考古学家,也有点像开发商的老板。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西姆萨尔的村民们非常好奇。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为什么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会引来这么多的外人,难道只是为了观赏风景吗?”

其实并不是!

当这些人来了很多天后,有些人便开始和村民们搭讪:“你们在这里见过钻石吗?”

听了他们的询问,西姆萨尔村民们非常不解,因为他们并不懂什么是钻石,也许自己确实见过,但并不知道那个就是他们想要找的那个东西。

看着西姆萨尔村民迷茫的眼神,这些外来的客人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或许书上记载的这里有钻石的事情是天方夜谭吧。”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一位同伴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

“快看快看,是钻石,这里真的有钻石。”

看到同伴的小小收获,这些外来的客人欣喜不已,心想如果他们能挖到大量的钻石然后拿出去卖钱,肯定能大赚一笔。

虽然梦想很么好,但是现实却泼了他们一盆冷水,这里的山峰群峦叠嶂,山上还整日有着积雪,稍有不慎便会失足坠崖。

“为了金钱真的要以生命为代价吗?”

“值得吗?要不就离开吧?”

……

正当这些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位挑水工的身影映入了眼帘,同样是雪山小道,这位西姆萨尔村的村民却是如履平地。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见状,其中一人上前问道:“请问您走在这雪地里不会担心摔倒吗?”

听见了客人的问话,这位挑水工缓缓的放下了肩膀上的担子,淳朴的笑着回答道:“我从小便走这条路,现在就算让我闭着眼睛走也不会有任何差错。”

“那你们这里的村民走雪山都是如此吗?”他继续问道。

“是的,我们这里的老老少少都在这里生活,自然练就了如此的本领。”

挑水工的话让客人们又惊又喜,倘若能让这些西姆萨尔的村民们帮助自己寻找钻石,岂不是不亦乐乎。

于是,客人们一手拿着钻石,一手拿着钞票,指着挑水工问道:“是否愿意帮忙,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看着客人们的动作,挑水工似乎明白了客人们的意思。

彼时,他回头望了望跟在身后的两个孩子,陷入了沉思:“儿子脚上的鞋已经破了好几个洞,女儿穿的衣服也是和自己的身材非常地不合比例,难道孩子们这一辈子都要像自己一样在这大山里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吗?”

想到这里,挑水工答应了客人们的要求。

从这天开始,挑水工一家人便开始奔波在寻找钻石的路上。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最开心的就是雪山滑落,一些山体岩浆会滑落在河床上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便可以带着孩子们拿着小桶和小铲子,光着脚丫去河边一边玩耍,一边属于他们“战利品”。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挑水工的一家人就这样在挖钻石的工作中艰难地生活着。

过了几个月,他们确实攒到了一笔积蓄。

这让他们一家人都兴奋不已,挖钻石几个月的收入甚至和他们家一年的收入一样多。

“这笔钱应该怎么花呢?”

挑水工的夫妻陷入了为难之中,这就好像一个从来没吃过饱饭的人看到了一桌子大餐,却不知第一口要吃什么。

思考片刻,挑水工提议换一个新房子,因为现在他们家的这个房子实在是年代太久远了。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如今的这座房子在暴风雪中简直岌岌可危,尤其是每当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屋里都要拿着大桶小盆接着,否则床榻都会淋湿。

听完挑水工的话,妻子看着房间里开心玩耍的两个孩子,偷偷地抹了抹眼泪:“孩子还这么小,什么都不懂,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就已经很开心了。”

听完这话,挑水工也不由自主地望着两个孩子,陷入了沉思:或许他已经知道,这笔钱应该拿来做什么了。

第二天一早,挑水工就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了,去了一个离西姆萨尔村最近的繁华城市——罕萨。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这里的人们不同于西姆沙尔村,虽然两地相隔不远,但这里的水土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主,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学校。

挑水工带着孩子们来这里,就是想要把毕生的积蓄用在两个孩子的教育上,或许只有读书才能让子孙后代远离那种生活。

妻子看到挑水工一个人回来了,着急地询问道:“孩子呢,你出门一天干什么去了,怎么自己回来了?”

话音未落,挑水工就抱紧了妻子,嘴里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学校”。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正在这时,有一些村民来到了挑水工的家中,其中带头的那个人是西姆萨尔村的村长,进门便质问挑水工:“为什么有赚钱的工作而不分享给大家。”

03 西姆萨尔雪山人

听完这句话,挑水工一下子全明白了,肯定是自己送孩子去读书的事情被村民们知道了。

于是,挑水工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始末讲了出来,解释道他不是想独享这个机会,而是他不想村民们像他一样冒险。

听完挑水工的话,村民们都沉默了起来,忽然有一个大哥站起来说:“我不怕,我也想让我们的孩子去读书。”

“对,我们也不怕。”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一群人就这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再次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第二天,西姆萨尔的村民们便一众前往了雪山,在大家的互相鼓励加油下,都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到了傍晚该回家了,村民们为了节省下山的时间,直接横渡西姆萨尔河,他们全然不顾踩空溺水的意外,因为这个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就这样,来来回回了数日。

一天,一个村民觉得这样太麻烦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最终,他们经过商议,索性就直接驻扎在了雪山上。

如今,这座中巴边境的雪山从远处望去似乎有一些不同,每个半山腰处仿佛都有几个雪人在移动着。

细细看来,正是西姆萨尔村民们在6000米高的山体之间攀爬。

有很多人会好奇这些外来的客人给雪山人付的报酬真的很高吗?其实并不是如此,否则他们也不会常年一直采挖钻石矿。

有的村民说,如今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有的时候辛辛苦苦挖到了一些矿石运到山下,客人们却只要其中的一两颗精美的,剩下的就算是白挖了。

不仅如此,有的村民依靠挖矿淘金早已经入不敷出了,养不起家,而在罕萨上学的孩子们马上也支付不起学费只能回家了。

西姆沙尔“雪山人”:雪山上如履平地,6000米高原挖矿淘金难养家

上天好像在捉弄西姆萨尔的村民们,兜兜转转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而昔日用命换孩子去读书的生活在他们眼里仿佛就已经是人间天堂。

参考资料

《吉尔吉特》英国驻军威廉·布雷克

中巴边境——百度百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