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即奥斯曼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军事封建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一译奥斯曼突厥人,简称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一个分支,原居住在中亚,信奉伊斯兰教。13世纪初期往西迁至小亚细亚,投附鲁姆苏丹国,在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公元1299年酋长奥斯曼一世(公元1259一公元1326年)自称为埃米尔,宣布独立。
之后土耳其人兼并了小亚细亚大部,并在14世纪中叶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欧州进行扩张。穆拉德一世(1359一1389年在位)时,改称为苏丹。到了14世纪末叶,土耳其人侵占了巴尔干半岛很大部分。公元1453年又灭了东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公元1478年臣服于克里米亚汗国。到公元1517年灭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在苏里曼一世时期,其版图包括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及北非大部,形成了地垮亚、非、欧三个州的大帝国,达到了鼎盛。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我国清朝的衰落是一样的!都是古代社会没有转型到真正的近代社会。在改革转型问题上,奥斯曼比清朝做得好多了,它完成了近代化改革。而且,奥斯曼比清朝统治者清醒多了,英法虽然支持奥斯曼,但奥斯曼直到英法想要什么。因此,一直希望摆脱英法的“软霸占”。但可惜,找错了德国,上错了船。
(1)奥斯曼变革早于清朝,18世纪开始“洋务运动”
因为奥斯曼帝国面临的国际情况更复杂、与西方交锋更频发和激烈,导致其内部改革更早相对也更有效。即使在奥斯曼变成土耳其后,在工业基础、军事先进度上比我们都要强些。
艾哈迈德三世(1703-1730年在位)
奥斯曼统治广阔疆域的方法主要靠宗教和“蒂玛利奥”制。但后期,蒂玛骑兵已经开始堕落了。在与沙俄交战中,两次小败并没有让奥斯曼警醒(内容详见“奥斯曼帝国为什么和沙俄的战争从来没赢过”6月20日,这篇文章比较重要)。但是,1697年,奥斯曼在奥地利战场上发生大败。这次“山塔之败”让土耳其开始猛醒,开始向法国学习,进行了“土耳其式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本质上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表层,发展军事和商业、科技。奥斯曼的艾哈迈德三世(1703-1730在位)在“山塔之败”“第二次土俄战争之败”刺激下,开始进行军事改革,全面向法国进行学习。结果在“第三次土俄战争”中大胜(1711年)。
(2)从1703年到1861年,奥斯曼用了一个半世纪时间完成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历史
艾哈迈德三世改革虽然成功,最终因为要改革蒂玛骑兵制度,遭到军队地阻碍。最终于1730年被迫退位。在此之后的历代苏丹都在进行小规模改革。到了塞利姆三世(1789—1807)、穆斯塔法四世(1807—1808)、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三位苏丹时期,已经注定奥斯曼改革失败了。
塞利姆三世不习惯小打小闹,准备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革,结果禁卫军发动叛乱囚禁了他。堂弟穆斯塔法四世继位,但打着拥护塞利姆三世旗号的禁卫军在1808年发动叛乱。穆斯塔法四世立刻命令杀死塞利姆三世,和后来的马哈茂德二世、也就是他的堂弟,结果马哈茂德二世逃过一劫。穆斯塔法四世只好退位。
马哈茂德二世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其后任苏丹迈吉德一世(1839—1861年)继续融入欧洲的改革。
塞利姆三世
最终在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会议中被承认为欧洲国家。而这一年“第九次土俄战争”中,土耳其获得了空前胜利,俄罗斯几乎吐出了大部分“胜利果实”。
(3)奥斯曼改革中,苏丹对英国和法国的帮助目的心知肚明
奥斯曼虽然完成近代化转型,但问题是:奥斯曼的这种改革是在失去内部控制权(军队掌握根本权力)、英法控制改革思想的情况下。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英法控制你、帮助你,是为了让其抵抗俄罗斯,根本不希望奥斯曼重新复活!对此,奥斯曼方面也非常清楚。
所以,帝国上下一直希望引入新的势力。这时,德国来了!奥斯曼再次找错了队友。
究其消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奥斯曼帝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苏丹实行的是封建专制统治,由大维齐尔(宰相)辅政。到了17一18世纪,在与奥、俄交战时屡遭失败,势力转衰。19世纪初期,境内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内患重重,巴尔干半岛诸国先后宣布独立;英、俄、法、奥加紧争夺帝国领土,外患不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又以失败结局。战后又屡遭列强的宰割,国内也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到公元1922年新政府废黜末代苏丹,奥斯曼帝国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