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无疑是记载最详细的一个王朝。当民国成立后清朝的统治就已经正式结束了,但清朝留下的贵族王公、八旗子弟们却依旧醉生梦死。甚至由着日本人把退位的溥仪带走建立伪满洲国,只为了能够接着耍贵族的威风,在他们眼里只要皇帝还在,自己就还是高人一等的王公。

溥仪被接过去以后被迫纳了好几个日本妃子,日军希望这些日本女人能生下溥仪的后代,这样他们就能用有日本血统的孩子来操控清王室,可惜这些女人一直没有怀孕,准确地说是溥仪的任何妃子都没有怀孕,因为幼年的经历溥仪无法生育,反倒是他的亲弟弟溥任生了三个儿子,且个个都很有出息。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一、君臣两兄弟

光绪皇帝死之前,慈禧就已经物色好了下一任皇帝人选,是醇亲王的儿子溥仪,不顾醇亲王福晋的悲痛欲绝,小溥仪被接进了紫禁城,等到溥任再见到哥哥的时候要和父亲一起跪下给他请安,因为哥哥已经不是哥哥了,是大清朝的皇上。

两兄弟已成君臣,但身为亲弟弟还是能进宫看看的,可怜溥仪的生母一生都在思念儿子。溥任自觉要安慰父母便努力读书,加上醇亲王望子成龙从不松懈,是以溥任才学出众,不似在宫中长大的溥仪被太监宫女惯坏了。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后来民国建立大清朝的统治结束,溥任没有摆什么贵族派头,安心在家侍奉父亲,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他也挂心哥哥处境四处奔走,直到溥仪被日本人接走才断了联系,之后他跟着父亲去东北探望。

二、择路不同

在到达伪满洲国后溥任见到了自己的哥哥,他看到溥仪空有一个皇帝的名头,实则是日本人捏在手心里的傀儡,处处受制于人被日军欺压不敢说话,虽然说保住了一时的富贵但终究会被抛弃,溥仪见到亲弟弟很高兴,希望他能留下共同享受皇室生活,溥任拒绝了溥仪邀请他留下的好意,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离开伪满洲国的溥任回到北京,他放下什么王爷之子的名头,开始把心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小,是因为百姓所受的教育不够,如果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一定会国富民强,他的想法也得到了醇亲王的支持,甚至把醇亲王府拿出来作为学校。

溥任虽然没有跟着哥哥在满洲国执政,但留在北京的他成为了一个小私塾的教书先生,后来干脆成立了一个小学自己是小学的校长,溥任在教育业的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教育,宁可自己过不好也要拿钱出来接济学生们。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三、合格的公民

在伪满洲国的时候,溥仪没有如日本人的愿生下孩子,后来的颠沛流离中也未曾有孩子,据清宫的太监们回忆,很有可能是溥仪幼年时候的病根,因为溥仪年岁小、好糊弄,太监们常常把他丢给宫女照顾,后来为了方便自己出去鬼混,更是在他没有长成的时候就让宫女陪他。

长此以往,溥仪的身体被虚耗透了,自然也就没有孩子了,反倒是宫外的溥任生了好几个孩子,其中他的三个儿子都长成了有出息的人。建国后个个成才为国家做贡献,成为了国家栋梁没有因为出身一时显赫而自命不凡。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新中国成立溥任不愿意背负着满清遗老的名声,干脆改换了姓名称自己叫金友之,继续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家中已经是贫困交加,但溥任依旧把家中的文物上交,尽到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义务。不会因为曾经的王府生活而觉得自己特殊。

建国后,很多满清遗老遗少觉得可以接着得过且过,在四九城里重新端起了宗亲的架子,反而溥任闭门谢客,不提半句皇室王府的话,只当自己是个小老头不理这些事,一门心思扑在孩子们的教育工作上。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四、一门三杰

在接受完改造的溥仪出狱后,溥任曾去探望过,令人庆幸的是溥仪终于放下皇帝的身份,要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生活,毕竟从幼时溥仪就作为一个皇帝活着,能有现在的转变溥任真心为他高兴。两个人常常见面闲话童年在王府的日子,后来的溥仪和一位女同志结婚度过了余生。

溥任的三个儿子都是有出息,大儿子金毓嶂考上了北京地质大学,毕业后在地质局工作,之后负责北京崇文区的环保工作,因为工作突出成为了崇文区政协副主任,一直为北京环境改造努力着。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二儿子金毓峑考上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专心研究科研,参加了数十个环境整治的科研项目,在国家教育部任职。三儿子没有两个哥哥那么惊天动地,但是他是最像溥任的,因为他走上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讲台上鞠躬尽瘁几十年为国家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哪怕不再教书便走上了慈善事业。

三个儿子都有了前程,都在为国家做贡献,溥任不单单教育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教育得非常好,比起哥哥溥仪被推着成为傀儡漂泊不定的一生,溥任可以算得上安稳富足了,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五、总结

和其他皇室宗亲相比,溥任的一生算得上安稳,他这份安稳在于他知道自己身份的转变,大清朝结束之后,明白了自己不再是什么皇亲国戚,哪怕溥仪请他去伪满洲国一起去执政,他宁可不要这份威风回到北京教书。

新中国成立他明白了自己成为了一名公民,国家要收国宝,他饿了自己也要上交,作为清朝贵族他更早地看见了国家的弱小,更是看够了清政府对于洋人的卑躬屈膝,知道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所以溥任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不用这样卑微。

溥仪终身无法生育,亲弟却争气连生3子,现在个个都成了国家栋梁

他把王府都改成了学校,就是为了能为国家培养人才,他深知国家需要觉醒而觉醒需要教育,他没有执念于皇室的身份走向了新的生活,比起溥任老先生的大义,如今那些在互联网上自称皇室后裔的小丑叫人不耻,溥任老先生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担得起了皇室最后的尊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