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1874-1875年间,俄国摄影师鲍耶尔斯基(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跟随一支科学和贸易考察团到中国游历,期间拍摄了一批记录晚清人物和社会面貌的老照片,小编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摄影师没有记录此人的姓名,如果他确为湖北提督的话,那就是李长乐。李长乐出身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屡获擢升,于1871-1879年担任湖北提督,驻地襄阳。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羊楼洞位于蒲圻(今赤壁市),为湘鄂交界的交通要冲,“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明朝嘉靖时期制茶业已相当发达,茶庄200余家,晚清时茶叶通过汉口远销海外。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这个村子依山傍水,风水极佳。小山丘上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小庙,其周边围绕着很多民居小房。不知这个鸡冠石村具体位于何处?现今重庆长江边有一个鸡冠石镇,可能就是摄影师拍摄的这座村子,只是他搞错了省份属地。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清朝官员出行,上至督抚、下至州县官,都有一定的仪仗制度,随从人等手持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金瓜、尾枪、乌扇、黄伞等,此外还要“鸣锣开道”,提醒百姓避让。比如州县官出行打三棒锣、七棒锣,意为“速回避”、“军民人等齐回避”;总督出行打十三棒锣,意为“文武百官军民人等齐回避”。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这座衙门不算富丽堂皇,中间三间挂着匾额,其中两块字迹清晰,分别为“慈惠之师”、“清廉正直”。其中“慈惠之师”是古代地方官审理案件的守则,“惟忠信慈惠之师,有折狱致刑之实。失入宁失出,须当念及无辜;过义宁过仁,务必心存不忍”。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牌坊用石材建成,横跨一条冷清的街道,已有部分破损,看上去历史悠久。拍摄者记录说这座牌坊建于汉代,我觉得不靠谱。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左宗棠经略西北15年,立下赫赫战功,确保了中国西北疆土的完整。其麾下部队以老湘军为主力,外加河南的嵩武军、四川的蜀军、陕西甘肃两地的八旗军和绿营,共有马、步、炮兵150余营,合计约7、8万人。照片中的炮队军容整肃,有较强的战斗力。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以后,为了满足武器需求,先后成立西安制造局和兰州制造局,生产枪支炮弹,还改造了原有的劈山炮和炮架,起到了克敌制胜的重大作用。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这位妇女身着布衣和长裤,脚是传统的三寸金莲,她承担繁重的劳动时,可能会面临很多不便,甚至带给她很多痛苦。

晚清老照片:左宗棠麾下炮队军容整肃,乞丐破衣烂衫神情困顿

这些乞丐无家可归,破衣烂衫,神情困顿,可怜至极。晚清北京有几个乞丐聚集的地点,如地安门外的后门桥,前门外的正阳桥(因乞丐特别多,又称“乞丐桥”)以及天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