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1947年9月18日, 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二十六师师长肖全夫(1955年成为开国少将),突然接到纵队司令员詹才芳的命令:立即率全师出发,限于22日拂晓前到达锦州以西的杨家杖子东南,在那里设置伏击阵地,阻击锦西、兴城来援之敌。

肖全夫正准备出发时,又接到第八纵队司令员黄永胜发来的电报:八纵拟在杨家杖子围歼国民党名将陈诚的嫡系第四十九军,这一仗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能否堵住援敌了。

黄永胜这番话饱含着担忧,原因有三:

其一,九纵各师武器装备都不如八纵,更比不上敌第四十九军,尤其缺乏重武器,全纵仅有七八门山炮。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其二,九纵成立之前,长期在敌后坚持游击战,缺乏与敌人王牌部队正面较量的经验,跟陈诚的嫡系交手更是第一次。

其三,当时敌军在东北战场上仍拥有较大兵力优势,而且士气未散,一旦敌人从锦西、兴城出援,不但会破坏八纵消灭敌第四十九军的计划,还有可能使得八纵、九纵均无法脱身。

肖全夫明白,黄永胜对于上级派二十六师担任打援这个艰巨任务,心里是很不踏实的。

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克服多大困难也要打好这一仗,不能让黄永胜看扁,更不能让上级失望!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但当肖全夫把上级的命令告诉师团干部们说,众人却都开始七嘴八舌地“吐槽”,埋怨纵队首长不了解实际情况。

有人说,我们此前为出关作战,已经连续多日行军,驱驰一千余里,全师指战员早已疲惫不堪。

有人说,目前我们距离预定的阻击战场还有300多华里之遥,上级只给我们三天时间,时间太紧了。

还有人说,现在大雨如注,部队冒雨赶路,行军速度必然大受影响。更何况,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也无法在大雨中推进嘛……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在众人纷纷“吐槽”时,肖全夫将军的双眼却一直在紧盯着作战地图,聚精会神地思考作战方案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如何选择设伏地点。

在他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考虑要不要打这个问题,而是一心只想着如何打好这一仗。

肖全夫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上的“五岭山”三个小字,突然瞪大了眼睛,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我军要围歼敌人,非抢占这里不可,成败在此一举!”

众人都吓了一跳,停止了议论纷纷围拢过来,大惑不解地看着师长。

参谋长吴文化说道:“师长所指的这个地方名为五岭山,海拔524米,此山距杨家杖子32华里,距锦西20华里,是锦西之敌向杨家杖子增援的必经之路。”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肖全夫点了点头,面色凝重地对众人说道:“五岭山的位置就像人的咽喉一样重要!一旦让锦西之敌抢在我们前面占领了五岭山,就相当于被敌人扼住了咽喉,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仔细看了看地图,虽然没有说话,却都在默默地点头,表示完全同意师长的意见。

“我知道,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异常艰巨,但不管困难有多大,也必须全力克服!”

肖全夫忽然站起身来,大声下达了命令:“部队马上出发,向五岭山全速前进!全师只要还有一个活人在,就必须抢占五岭山!”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肖全夫率领二十六师之支疲惫之师,冒着大雨向五岭山急行军。一路上,不断有干部战士因体力透支而倒下,但部队并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21日白天,二十六师各部陆续抵达五岭山下。天黑以后,全师开始向五岭山主峰攀爬。

七十六团一营二连作为全师的尖刀连率先登了上去,这时他们才发现敌人有一个连正好爬到了半山腰。

“真悬啊!”二连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要再晚到半个小时,被敌人抢占了山顶制高点,那么八纵和九纵都有可能陷入不测之境!”

七十六团团长朱日亮得知这一情况,马上组织部队对登山之敌发动火力急袭。敌人根本没有防备,遭到这猝然一击,便匆匆败退下山。

朱日亮登上主峰阵地,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个地形太重要了,幸亏我们及时赶到!师长太神了!”

开国少将紧盯着地图三个小字,猛地一拍桌子:成败在此一举!

次日拂晓,敌人共出动多达7个团的兵力,从锦西出援,向驻守五岭山阵地的二十六师发起疯狂进攻。重炮猛轰、装甲车冲撞、步兵集团冲锋……敌人使出各种攻击手段,但肖全夫指挥二十六师将士奋力抗击。

由于二十六师打得极为英勇顽强,又抢占了五岭山的有利地形,硬是凭借三八大盖、汉阳造等简陋武器,挡住了敌7个团30多个小时的猛攻,取得了该师自出关以来的第一次大胜。

也正由于二十六师守住了五岭山防线,使八纵后顾无忧,将敌第四十九军一举歼灭,给了国民党名将陈诚当头一棒。

参考史料:《第四野战军征战纪事》、《四野档案·第四野战军》、《肖全夫征战记》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