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努尔哈赤是有多残暴?就连他的女婿看了其兽行,立刻叛逃到了明朝

在清朝的历史上,努尔哈赤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这位25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的英雄,在短短30多年内,迅速统一女真诸部,随后建国称汗与大明分庭抗礼,而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面对十一万大明军队,努尔哈赤更是以风卷残云之势在短短五天时间里将大明各路讨伐大军杀的丢盔弃甲,一举奠定了天命汗牢不可破的神话。

就后金崛起而言,没有努尔哈赤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清王朝,因此,努尔哈赤的子孙给了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令人眼花目眩长达27个字的谥号,足见满清崛起努尔哈赤重要程度。

大凡英雄崛起的前进道路上,总会有无以计数的枯骨为铺垫,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即是此理,努尔哈赤的建州部兴起时也概莫能外。

如果说这种为了王道霸业而作出的牺牲无可避免,那么,肆意虐杀异族则不是一个王者风范成大事的人所该做的,而努尔哈赤却将虐杀屠戮汉人以法定律令固定了下来,并大范围推广,汉族在他的统治者下一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甚至就连努尔哈赤的女婿刘兴祚看到了努尔哈赤的残暴不仁的行径后,痛心疾首的他,果断放弃荣华富贵立马投奔的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

刘兴祚,辽东开原人,后金称其刘爱塔,朝鲜呼其刘海,刘兴祚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万历三十三年,努尔哈赤攻破开原,八旗军掳走刘兴祚。

努尔哈赤是有多残暴?就连他的女婿看了其兽行,立刻叛逃到了明朝

此后,刘兴祚凭借着聪明睿智深得努尔哈赤的信任,并赐名刘爱塔,同时还将刘爱塔划归到了大贝勒代善正红旗,取代善乳母的女儿为妻。

为了招降汉人,努尔哈赤仿效“解衣推食”的典故,将身上的貂皮袄赐给了刘爱塔,并笑对臣下“爱塔守辽南,朕无后顾之忧也”,刘爱塔感念努尔哈赤的推心置腹也竭力为后金效死力,然而伴随着在后金的时日渐长,努尔哈赤对汉人态度的巨变让刘爱塔痛心不已。

努尔哈赤建国初期,采取“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方式“恩养尼堪”,所谓“尼堪”就是女真对汉人的称呼,汉人在后金刚开始勉强保全性命,待到努尔哈赤晚年骄傲自满目空一切,汉人就成了他眼中案板上的鱼肉。

在努尔哈赤晚年统治的阶段,他颁布“剃发令”强令后金内的汉人剃发,并施行“计丁授田”将在土地上耕种的汉人悉数驱逐,然后将土地赏赐给女真贵族。

努尔哈赤是有多残暴?就连他的女婿看了其兽行,立刻叛逃到了明朝

通过一系列丧心病狂的方式,女真贵族圈占了大量汉族田产,而原先失地的汉人纷纷流落饿死街头,而良心未泯的刘兴祚看到汉人的悲惨境地多次出面向劝说努尔哈赤放弃民族歧视政策,但努尔哈赤依旧不为所动,反而变本加厉。

而在这种一手由努尔哈赤酿成的激烈民族矛盾中,尤属1621年努尔哈赤的屠杀镇江城的汉民最为惨绝人寰:1621年,不满后金民族血腥压迫政策的镇江汉民与明朝将领毛文龙里应外合攻占了镇江城,并杀死了后金留守官兵。

努尔哈赤在随后的反扑中,一次性将镇江城内汉民屠杀殆尽,根据朝鲜人的目击描述“此时唐人之被掳者,虏令跪坐受箭,一箭不死,则使之拔箭来纳。唐人自拔箭拭洗跪进,贼又射之。许多唐人虽知必死,而一承指挥,至死不敢谁何,犹恐不及,如失魂之人。目见之,惨不忍言”。

努尔哈赤是有多残暴?就连他的女婿看了其兽行,立刻叛逃到了明朝

面对这种旷日持久尖锐突出的后金疯狂血腥压迫政策,刘兴祚再也无法忍受了,公元1628年,努尔哈赤的女婿刘兴祚以自焚死亡的假象抛弃妻儿老小只身投奔大明。

在大明军备日久废弛的凄风苦雨岁月里,刘兴祚义无反顾全力投奔到了抗击后金轰轰烈烈的战斗中,毛文龙死后,刘兴祚扛起了皮岛抗金的大旗,此后,刘兴祚在与后金的激战中死战不退,终以身殉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