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孩子一同外出时,大街小巷里散发着甜甜香气的蛋糕店总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父母一边担心孩子吃多了甜食不好、买多了浪费,一边又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请求。近些年,各大烘焙店推出的蛋糕边角料走进了大众视野,这种经济、相对健康且能够满足“甜品胃”的形式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也有些宝妈担心,给孩子买边角料会不会显得小气?孩子会不会觉得丢人而产生自卑心理呢?

烘焙店的橱窗里摆满琳琅满目的精致蛋糕,价格从几十块到上百块不等。一位妈妈牵着孩子路过橱窗,孩子被蛋糕吸引:“妈妈,我好想吃蛋糕,给我买一个吧!”

妈妈正思索着怎么委婉地拒绝孩子的请求,无意间瞥到了旁边一包包捆扎好的蛋糕边角料——不仅价格低廉,量又大。每次吃一小块也不会让孩子对甜食过度依赖。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妈妈心中一喜,正准备带着孩子进店买蛋糕边角料,却又开始犹豫:给孩子买边角料吃,会不会不太好?

网络上也有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部分网友表示,给孩子买边角料吃,太丢人了,只有穷人才会这么做;孩子看到父母只给自己买边角料会觉得很没有尊严,甚至引申出“贫穷的父母养出自卑的孩子”这样的言论。

“买蛋糕边角料给孩子”就意味着“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不尽然也。他们如何看待吃蛋糕边角料一事,更多取决于父母做怎样的引导。

用相同或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或是近似质量的商品,本身是一件非常经济的事情。但是同样的材料制作出来的蛋糕,只是形态不一样,就面临着两种命运:被标上相差十倍的价格,还会有人借此给购买的人打上阶级标签。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孩子表达的需求是“想吃蛋糕”,也许并不是想要用奶油装饰、以精致的样子出现在橱窗中的蛋糕,而是仅仅想要获得那种吃到蛋糕的满足感。父母给孩子购买蛋糕的边角料,让孩子以更经济的方式吃到同样品质的蛋糕,并没有什么不妥。

网友飒姐就非常愿意给孩子买蛋糕边角料,她告诉孩子:“这是没穿奶油衣服的蛋糕,比起裹着厚厚的奶油,这样的蛋糕更健康!”孩子吃到蛋糕的愿望达成,父母也不用担心购买奶油蛋糕会有额外的负担。此外,还可以让孩子知道,省下的钱能用来买新的玩具、新的绘本,孩子也会从中理解,这样的消费方式不但不丢人,而且还是“会过日子”的表现。

对于一些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可能并不是随手就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动辄上百元的品牌蛋糕,但是边角料的出现,不仅让经济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满足了需求,还让商家避免了食品浪费,一举多得。

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其中的分量比一袋边角料的价值要高得多、更弥足珍贵。这有何不妥呢?这是值得孩子未来多年回忆的幸福。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设想一下,如果母亲给孩子买了边角料还一边告诉孩子:“我们家穷,买不起奶油蛋糕,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吃边角料,这样会被别人看不起的!”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吃边角料是一件“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情,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父母本身深陷于当前“贫穷”的现状,还要将“不光彩、丢人”的感受传递给孩子,才会真的给孩子带来深渊般的自卑感。

当然,有些敏感的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想,自己是不是不配让爸爸妈妈买一个“完整”的奶油蛋糕?别的小朋友都带更好的蛋糕去学校,自己吃边角料会不会被朋友们嘲笑?

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买上一个精致的奶油蛋糕,引导孩子逐渐理解,我们并不是买不起奶油蛋糕,而是在有尝鲜需求的时候,边角料是一个更划算的选择;更不是只有穷人才会买边角料,只要是花自己的钱买东西,不必觉得不好意思,买什么是我们的自由。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父母要时刻和孩子明确,消费这件事,我们正当花自己的钱,不偷不抢,购买的商品无论是怎样的形式,价格或高或低,我们都有自由选择让自己开心的那件物品,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更不用为此感到自卑。

商品可能有优劣,但是通过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来判断人格的价值、甚至沉迷于通过物质间价格的比较来提升自己优越感的人,内心才是不富裕的。

教会孩子在顺境中珍惜,在逆境中坚强,不仅吃得了山珍海味,也可以享受蛋糕边角料的快乐;不因外物的高低贵贱定义自己的人格、更不据此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活;不妄自菲薄,以自由、快乐的方式生活,才能带着更加富足的内心,走向格局更大的世界。

买“蛋糕边角料”会养出自卑的孩子?别错过这个消费观教育契机

公众号:佰特少年企业家(BeBetterEducation),了解更多财商知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