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说道中国的历代战争中,只有近现代的战争是尤为让人痛心的。也只有清末民初的那些战争才让中国人民深刻地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从十八世纪之前,中国还是全面领先于世界,但从此往后,不管是清朝的思想文化,还是经济水平都远远不像是一个世界大国该有的样子。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在中国被侵略的战争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战备物资的缺乏和武器的全面落后。清朝的将士们拿着大刀和长矛上了战场,被西方的火炮、枪械轰炸得怀疑只是一场梦境。除了人为的因素之外,武器才是“刽子手”们最好的伙伴。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三八大盖”步枪屠杀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百姓,而远在西欧,他们的噩梦则是德国的瓦尔特ppk手枪。而世界历史上,第一种使用火药的自动武器是马克沁重机枪。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马克沁重机枪发明于1883年,它的枪身重达27.2千克,使用的时候需要配有轮子或者其他搭载物。但是它的口径有11.43毫米,对枪械不是很了解的人,单看口径都能感受到它火力的强大。

马克沁重机枪还有一个让战争狂人特别讨喜的优点,那就是“急速连射”。在马克沁重机枪被发明之前,人们所使用的枪械都只能一发一发的上膛射击,速度特别慢。但是马克沁重机枪却能做到每分钟连射600发,而且还能够调速,最慢为每分钟连射100发。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马克沁重机枪刚开始由于比较笨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被冷落了。但是到了1916年,德国陆军全面配置了这种重机枪,英国和德国的对抗完全处于被压制的地位——12500挺马克沁重机枪一天之内让英国6万名士兵伤亡。这个时候,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它的威力,于是它成为了战争中的主角。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然而,在这之前,清朝早见证它的实力,却与它擦肩而过。1896年8月2日,李鸿章前往英国拜访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者马克沁。马克沁非常看重李鸿章,还亲自向他演示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当时,李鸿章初次见到马克沁重机枪的神威,心情也是又激动又复杂。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他自然是心动的,但是他暗自思忖,一挺马克沁机枪就要300多英镑,而在当时一个普通教师一年的工资也才30英镑。如果算上子弹的价格,那么每分钟还要多加130英镑。李鸿章没有询问任何马克沁重机枪的相关问题,而是感慨道:“枪好是好,但是清朝能承担得起吗?”。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最后,李鸿章还是掏钱买了几十挺回去,毕竟想要赢得战争,想要不挨打,就得加强军备。但是李鸿章这些钱还是白花了。清朝军队缺乏的东西,不仅仅是这几十挺重机枪能挽回得了的。

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没谈价而是问了个问题,实在让人心酸

而且在当时,经常由于指挥不当,每次都是战争都已经结束了,那些重金订购的武器才被运送到战场上来,所谓的重机枪也就成了笑话。至今,中国人们都会自我调侃一番:“人家拿着火药研制出了大炮,而中国人却拿着它放烟花”。这句话虽是开玩笑,但也无不充满着心酸,和对清朝孱弱的无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