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看过《大唐双龙传》的人们应该会对里面的女主“李秀宁”印象深刻,但真实历史中的李秀宁比电视剧里的更让人难忘,因为真正的李秀宁是带领大军打仗的,是丝毫不逊色于李世民的一位奇女子。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就当这是李秀宁吧

“李秀宁”实际上为李渊的三女,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李渊称帝后封其为平阳公主,因为死后谥号为“昭”,所以又被称为平阳昭公主。

平阳昭公主就如同《大唐双龙传》中一样嫁给了柴绍为妻,但这个柴绍可与电视剧中的不一样,人家是响当当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战功赫赫,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平阳昭公主更是女中豪杰,丝毫不弱于自己的丈夫。他们夫妻二人在成婚后就居住在长安,随时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变化。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李渊:我有个好女儿啊

617年5月,李渊打算起兵争夺天下,于是就派人到长安接应柴绍和平阳昭公主。这个时候柴绍反而有些扭捏,说:“你老爸马上就要造反,现在得回去帮忙,但咱们一起走容易被发现,如果把你一个人留下,我又不放心。媳妇啊,你说,咋办吧?”这要换成其他女的,肯定是:凭什么不能一起走?不一起走你回去后打算找哪个小妮?你回去后会不会每天想我?要真是这样,恐怕柴绍也别想着建功立业了。还好平阳昭公主不是这样的人,她对自己丈夫说:“你赶紧麻溜的回去吧,我自己有办法。”于是柴绍骑着马就奔着老丈人去了,而平阳昭公主将开始她传奇的一幕。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帮李渊打天下的李秀宁

平阳昭公主并没有藏起来,而是来到附近的李氏庄园,自称“李公子”,将李家在当地的产业全卖了,然后以赈济灾民的名义开始了招兵买马,很快就拉起来几百人的队伍。平阳昭公主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她要在自己父亲和丈夫打过来之前,尽可能的组织起更大的力量,她要有自己的功业。

当时有一支几万人的义军,首领是胡商何潘仁。平阳昭公主就派家僮马三宝去游说,而这马三宝也不负平阳昭公主所托,成功让何潘仁归顺,随后平阳昭公主又连续兼并了几支义军,手底下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因为平阳昭公主的女性身份,所以她的这支队伍又被称为“娘子军”。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就当这是“娘子军”吧

隋军自然不会对眼皮底下的这支娘子军视而不见,多次对平阳昭公主发起讨伐,然而平阳昭公主不但多次击退隋军,甚至还开始了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617年9月,李渊带军攻入关中,本来他以为会遭到隋军的猛烈抵抗,然而等他到了之后才发现,他的女儿已经打下一大片地盘,甚至平阳昭公主还分出精兵一万与李世民共同攻打长安。在平定关中的战役中,平阳昭公主带着他这支娘子军所向披靡,甚至是隋军名将屈突通也多次败于平阳昭公主。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李渊表示很高兴

在唐朝建立后,因为平阳昭公主立有军功,所以李渊每次对她的赏赐都与其他公主不同,说白了就是比其他公主要高至少一个档次。后来李世民带军出征在外,扫荡各地割据势力,而平阳昭公主就带兵驻扎在今娘子关一带,“娘子关”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在这里驻扎才得到的。

历史中真实的“李秀宁”,娘子关因她得名,死后更是以军礼下葬

娘子关

在平定关中之后,史书上对平阳昭公主的记载就没有了,然而我们不要误以为李渊是故意冷淡这位女儿,要知道娘子关乃是太原的门户,抗战时期正是因为娘子关的失守才造成太原的丢失,而平阳昭公主驻扎在这里,正是保证了李渊的大后方。

623年2月,平阳昭公主逝世,虽然死亡原因不明,但我们只需要知道她的葬礼是以军礼来办的,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其举办葬礼的女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