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这里说的是《水浒传》中的宋江,说的也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之所以先做这样的声明,是因为可能会有人说真实的宋江和《水浒传》中很大不一样,这倒是真的,真实的宋江的确没有水浒中的宋江这么精彩,《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倒是跟《三国志》中差别不大,但我们这里不说正史如何,只说《水浒传》中的宋江和《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

宋江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悲惨结局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更悲剧的是很多梁山好汉也被宋江悲剧了,宋江的性格很复杂,复杂到可能他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一心想着招安。宋江原本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官居“押司”,这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在郓城县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宋江安于本分也能凭着押司这个小官在郓城县生活的不错,但由于宋江复杂的性格就有了复杂的交际圈,他喜欢结交一些绿林好汉,并喜欢接济那些落难的好汉,这给自己在绿林中迎来了“及时雨”的美名。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宋江的第一个错误就跟“及时雨”名号有关,宋江的身份是朝廷命官,他的身份决定了不应该跟那些绿林好汉打交道。宋江这个人并非单纯的乐善好施,他接济的那些人都是武松、李逵这样武功高强的人,宋江对武松他们是毫不吝啬地给银子,但这不意味着他对普通人也这么出手大方,因为宋江没那多钱财。

后来晁盖回赠宋江一锭银子,那锭银子正是生辰纲中的官印。宋江即是个朝廷命官又有很多绿林兄弟,如果这事被一般人发现,他还真不敢走漏出去,偏偏被个不识好歹的阎婆惜给发现了。施舍阎婆惜钱财是宋江犯下的第二个错误,从这里也可看出做好人是要分对象,假设阎婆惜跟宋江素不相识,即便他发现了宋江跟梁山好汉有来往也未必敢说出去。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宋江最大的错误并不是招安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好汉们跟着宋江“说走咱就走”,倒是过活的挺痛快,后来梁山的势头越来越猛,这时候的宋江开启了招安工程,最终跟朝廷谈判成功,梁山好汉们都被收编了。招安之后梁山好汉大战方腊折损了很多,剩下的那些也没活下去,只有几个战方腊之后离队的活了下来。

这些人原本是没好日子过或者避难来到水泊梁山,对他们来说余生能在梁山快活一天就是赚的,而且这些人都是大老粗,都是过好了今天不想明天的性子。宋江跟这些大老粗不一样,他是读过书的文化人,他知道水泊梁山早晚被朝廷剿灭。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水泊梁山看似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但是实际上很容易被朝廷剿灭,只要朝廷控制住粮道就能困死这些梁山好汉,而梁山好汉面对朝廷大军围困只能龟缩起来打防守反击,因此输给朝廷是迟早的事。

对于众多梁山好汉来说,能逍遥快活一天也比被招安强,即便是招安之后都能获得荣华富贵也觉得没有在梁山自在,但是宋江想的要比这些大老粗更细腻,他甚至想到等招安后给这些弟弟们都成个家安度晚年。

宋江绝非仅仅是因为“忠义”就归顺朝廷,有谁会放着皇帝不当去当个臣子,即便是当个山大王也比当臣子快活,只是一没实力跟朝廷争胜负,二是山大王的日子实在是不长久,所以宋江决定在招安这条路上走下去。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宋江最大的错误是跟方腊火拼!

梁山好汉原本是朝廷的“标准”贼寇,他们招安后的处境远比刘禅投降司马昭要危险的多,因为梁山好汉对朝廷来说是反贼,而刘禅对于司马昭来说只是另一个敌对势力,朝廷在对待反贼上要比对待敌对势力残酷的多!但是招安后的宋江仍然有保命的可能性,可是宋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去跟方腊拼命去了!

宋江认为帮助朝廷剿灭方腊之后就立功了,这样就能将功补过了,但是有功不代表能抹去以前的过,而且朝廷处理这些事只会权衡利弊,只要解决掉宋江好处大于坏处就会这么干。如果宋江带着梁山好汉把方腊围而不歼,那么朝廷也许会暂时放过宋江,也可以把宋江当成一个表率给方腊这些反贼们看,示意投降就能善终,但宋江灭掉方腊之后这些都是多余的了,这时候需要的是让宋江、方腊都没好日过,用来震慑那些想成为反贼的人。

宋江为什么不学司马懿?留着方腊才能继续使用宋江啊!

司马懿曾经曾经有足够的实力进攻蜀国,但是司马懿却跟蜀国玩起了防守反击战术,只要蜀国还存在那么司马懿就不会陷入“敌国灭、谋臣亡”的处境。宋江虽然是个读过不少书的文人,但他肯定没读过《三国演义》,他不知道司马懿是怎么保全自己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