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大致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
它们各有优劣。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善言辞和社交,动作缓慢,但喜欢思考,遇事冷静,一旦掌握某项规律,就会超乎寻常地加以利用,所以,善于以弱胜强,后发制人。
而性格外向的人乐观开朗,善于言辞和社交,动作学习能力较强,善于以强胜弱,先发制人,但是容易冲动,对事情考虑不周,常常经历失败。
心理学家认为:性格一般是可以改变的。
也就是说,性格内向的人可以变得十分外向;相反,性格外向的人也能学到一些性格内向的优点。
比如李嘉诚性格内向,但是他努力克制这种内向,最终推销技能还高性格外向的人一筹。

李嘉诚
一般后天学习的外向,比天生的外向更具有优势。
比如马云,可能没有人说他性格内向,事实上,他天生性格内向,否则他也不会有那么多思想。
马云
他克制了天生的性格内向,最后成就了比外向性格还外向的性格。
而性格外向的人,也可能变得谨慎而冷静起来,还可能形成一些思想。
比如李世民,他打仗几乎没有败过,并且他还将他的执政经验写成一本书,留给儿子看(以后的帝王也将之奉为圣经),这对于一个性格外向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李世民
又比如华盛顿,作为一个外向的人,考虑事情不够周详,导致他一开始打仗几乎屡战屡败,但是后来,他渐渐克制了自己外向的缺点,变得谨慎起来,终于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华盛顿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瞻前顾后,力求完美。
比如刘备、诸葛亮,他们都堪称是完人。
刘关张塑像
但由于他们太过于追求完美,却丧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比如刘备为了追求完美,表达自己对关羽的义气,不顾诸葛亮的联吴抗曹计划,出兵伐吴,最终大败。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为了追求完美,导致六出祁山伐魏功败垂成。
而性格外向的人虽然不那么完美,但他们能抓住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比如曹操和陈宫逃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家人杀猪款待他们,他们误以为是要杀他们,于是将杀猪的几人全杀了。
曹操塑像
性格内向的陈宫十分自责,而性格外向的曹操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不但没有自责,反而担心吕伯奢报复,将吕伯奢也杀了。
性格内向的人一般是做不出这样绝的事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学习性格内向的人追求完美。
比如李世民,他在决定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时,还大谈兄弟之情,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之人。
然而,他毕竟不是一个内向的人,不能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做到完美。
比如他听袁天罡说将来有一个姓武的女子会篡夺大唐江山,后又听说手下大将李君羡乳名唤作“五娘子”,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他杀了。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李世民虽然也很在乎自己的名声,但最终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控制不住自己。
一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被认为是内向的,因为中国政府十分在乎自己的名声。
而美国政府则是外向的代表,他们往往更在乎实际的利益。
但是也不能说中国人就一点也不在乎实际利益,只是往往名声在实际利益之前。
内向的人往往喜欢谦虚地自称自己很弱,而性格外向的人则更容易自我炫耀地标榜自己很强大。
但是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会跟着性格外向的人走。
由于我们国家很内向,很少炫耀自己的成就,于是许多国家还是愿意跟自高自大的美国做朋友。
那么,究竟是性格内向好呢,还是性格外向好呢?
一般而言,是克制了性格外向缺点的性格外向,和克制了性格内向缺点的性格内向最好。
也就是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相结合最好。
比如李世民,他克制了性格外向不爱惜名声的缺点,做事情考虑再三,最终成为一个几乎完美的人物;
又比如诸葛亮,他克制了性格内向只爱名声,不争实际利益的缺点,不但成为忠诚的化身,还成为智慧的化身。
而反观武则天,为了取得帝位,使出各种手段,丝毫不爱惜自己的名声,虽然她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她的地位是远不能和太宗同日而语的。
武则天塑像
又反观刘备,他虽然爱护自己的名声,可是对于到手的利益优柔寡断,最终白白失去大好江山。
所以,如果你性格内向,那么,就要努力克制自己性格内向的缺点。
比如不爱与人打交道,你就要多与人交流,不要害羞,最终你就会变成比那些性格外向的人更善于社交的社交高手;
如果你为了名声常常损失自己的利益,你也要学会说不。
同时你还要发挥你性格内向的优点,比如成功掌握一项技能后,就能勇争第一。
又比如你很爱惜自己的名声,为你赢得了很多好名声。
如果你性格外向,那么,你就要努力克制自己性格外向的缺点;
比如做事冲动,要做到凡事三思而后行;
又比如做事急于求成,要学会走之字路,在得到利益的同时,为自己赢得名声。
同时,发挥性格外向的优点。
比如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获取利益,只是在获取利益时要注意自己的名声。
愿天下每个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人都能克服自身性格的弱点,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