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07

人物篇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俐

作者 | 付宇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逆风上扬 ,2021年的自主品牌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众所周知,自2017年以来,中国车市走势持续下行,加上2020年的疫情,以及2021年陆陆续续的天灾人祸,持续引发了汽车行业供应链上的种种危机。其中,缺芯影响更是成为各家车企在近两年发展的最大掣肘,也成为导致202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数月持续下行的罪魁祸首。而在危机四伏时,自主品牌却逆势上扬,从去年4月份以来,市场份额连续八个月保持增长。在大盘胜利后,各路将领也值得我们细细回顾。

GREATAUTO

广汽曾庆洪

续任三年,持续挑战

1961年出生的曾庆洪已经年过60,按照正常思维来看,在今年聘期到时间后,他就应该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但在去年10月份广汽集团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曾庆洪再次被选举为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已经掌舵广汽集团五年之久的曾庆洪之所以能够再次连任,和他带领广汽集团所取得的成就有分不开的关系。从2016年到2020年,曾庆洪执掌广汽集团的五年时间里,集团收入也从494亿元增长至632亿元,涨幅达到了27.9%。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而在充满挑战的2021年,广汽集团同样以高完成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按照集团2021年1-10月1,910,716辆的累计销量和11月超过20万的单月销量,距离集团前不久发布的211.3万辆预估销量目标近在咫尺。

局势复杂的背景下,仍然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自然离不开曾庆洪这几年来对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坚持。“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这是曾庆洪在2021年中时对广汽集团在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所引用的两句诗。的确,在芯片危机持续,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广汽集团能够从中保持“定力”,持续的保生产、稳订单,在实现集团全年业绩的稳定增长以外,并加速促进集团转型,这对集团和曾庆洪来说都是挑战。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而站在广汽集团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坚守业绩的同时,面对行业趋势的转变,曾庆洪这位老将同时需要果断的掉转舵把。在他看来,“新四化”浪潮下,想要实现科技转型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才战,而这一点广汽集团也可以算是行业的模范之一。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双重路线下,广汽集团组建了一支坚实有力的研发团队。

五年的奉献,让曾庆洪又一次在这个位置上签下了三年之约。不同于此前一味的业绩追求,接下来三年对这位老将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拭目以待。

吉利李书福

以点连线,全面开花

2021年的李书福变化特别显著,不同于此前时常出现在镜头前的“汽车疯子”,今年的他更是彻底退居幕后。本就不轻易站台的李书福,在2021年似乎只在7月的星越L上市发布会中露了面。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但就算不露面,也藏不住李书福“爱折腾”的性格。2021年的吉利在通过几年的布局后,整体格局算是打开了,从前一车撑起的销量帝国也开始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例如其中由李书福本人站台的星越L,就是为吉利的高端序列再次增添了助力,同时也是吉利发布“中国星”的开端。在下半年,中国星序列产品更是以持续创新高的销量,为吉利撑起了一片天。

另外,2021年吉利蓄谋已久的极氪也正式亮相台前。从年初正式发布,到10月底开始交付,截止11月底,极氪001已经交付了2211辆。极氪正式交付后,吉利的产品板块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再到高端新能源车型,全面开花。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如果说极氪和“中国星”高端序列是吉利在2021年才开始露面的重点,那么已经成立了五周年的领克在2021年算是站住了脚跟,逐渐褪去了青涩。曾经的领克或许是小众品牌,但在今年用户累计60万以后,小众这个词汇或许已经不再适合它了。领克在2021年开始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被更多用户所认可。持续稳定的月销过万,让它也成为了吉利销量的重要承担者。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通过前二十多年的奔走,2021年的吉利已然通过各个品牌、各个阵营形成了集团的全面优势。不仅车型单价有大幅度的上涨,高端品牌也逐渐站稳脚跟。而在此背景下,老李似乎要追求他的下一个挑战。近日,“李书福造手机”的消息成为了2021年年尾的一大热点。在多家科技公司跨行造车时,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就像当年收购沃尔沃乘用车时,众人并不看好,或许这条逆行他一样能又创奇迹。

长城魏建军

大步迈出去,专注细分市场

近两年,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飙升的市值一目了然,但很少有人关注到,自主品牌中同样有一家飙升的车企。从一年前的20多每股到现在的60多每股,长城汽车的市值在这一年时间中翻了一番还要多。在魏建军硬汉式领军下,长城不仅是市值有大幅度的上涨,其产品层面更是全线点亮。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在2020年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后,在2021年的长城开始三大品牌新品的逐步上市,开启了全新的产品周期。从4月份上海车展的多款新品首发,再到成都车展DHT混动的首车上市、坦克品牌的多车发布,以及在慕尼黑车展上的大放异彩,今年的几大车展几乎成为了长城的表演舞台。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亦或是混动板块,2021年的长城都持续推新。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除了新品不断,2021年的长城还将步伐走得更远。“一年来,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产销布局,发布欧洲战略,向全球高端市场进发,投产泰国罗勇工厂,夯实东盟市场影响力,并在海外多个细分市场持续精进,创下海外销量新高。”在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魏建军接受采访时曾如是表达。

的确,2021年长城在“走出去”这件事上更加坚定。不同于以往的产品外销,2021年长城在东南亚、欧洲等地都加速产业布局,将工厂建在了全球各地,这也是长城深入当地市场的一大表现。而在几年的全球战略下,2021年长城汽车的全球销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年前十一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在疫情的不确定和缺芯挑战下十分难得。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硬汉代表的魏建军似乎从来不屑随大流。例如2021年的长城汽车依然坚持其在细分市场的特立独行。其中通过独立坦克品牌,长城立志要打破城市SUV与越野SUV的品类壁垒,占领一条全新的赛道,这也是长城在2021年的重要策略。

奇瑞尹同跃

贯彻技术路线,立志打造“百年老店”

“技术理工男”一直是行业内对奇瑞汽车的标签之一。的确,掌舵人尹同跃原安徽工学院汽车制造专业的出身,让奇瑞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理工男的面纱。在后来的发展中,尹同跃也坚守了技术这条线,他曾经表示:“一定要把发动机攻下来,花钱买的发动机都是死技术,奇瑞必须掌握活的技术。”奇瑞早年间不仅突破了中国汽车在发动机技术上的壁垒,近年来同样继续贯彻技术引领生产的路线。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不同于逐渐退居幕后的李书福,花甲之年的尹同跃依然奔走在奇瑞汽车生产的第一线,大大小小的发布会仍然能够看见他的身影。但在坚守原本燃油车传统技术路线的同时,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这位理工男也逐渐学会一些新鲜的东西。

和传统发动机等硬核技术不同的是,在当下“新四化”浪潮下,奇瑞需要在新技术上与时俱进。“汽车行业140多年的历史,走到今天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但汽车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是能不断兼容并蓄其他行业诞生出来的管理变革、技术创新、新理念的一个行业。”尹同跃曾在接受采访时表达到。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在2021年开年时,奇瑞的智能网联“未来工厂”就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奇瑞从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方向转型的重要标志。“项目将助力奇瑞产能、技术水平、制造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全价值链汽车产业布局。”尹同跃曾在开工仪式上如是说到,进一步探索奇瑞智能化技术研发和生产的多样可能。

汽湃盘点 | 2021,这些老总“顺势而为”

从传统技术的钻研,到全新技术的转型,在奇瑞的发展史中,“技术”二字始终贯穿其中,这是尹同跃的情怀,也是奇瑞立足的根本。打造车企百年老店是尹同跃的目标,也是奇瑞汽车技术为先的企业初心。

写在最后:

原本落后国外汽车品牌发展的中国自主汽车,在通过几十年的追赶中,正逐渐占领高地。而在这之中,上述几位企业掌舵人几乎是见证了、建立了自主品牌成长的全过程。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如今大多已经古稀的自主品牌掌舵人也在跟着时代的变迁而打开全新的思路。这也是在这个“腥风血雨”的2021年,自主品牌能够逆市上扬的重要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www.greatauto.cn

入驻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网易新闻 | 搜狐号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APP | 抖音APP | 快手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