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话放在卫长公主身上同样适用。

不过,闺阁时期的卫长公主,字典里绝无“凄惨”二字。

她的父亲是汉武帝,母亲是皇后卫子夫,兄弟是太子刘据,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

不夸张地说,西汉的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卫长公主更幸福的女孩子了。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出身皇家造就了她的高贵优越,婚姻波折又将她所有的一切毁于一旦。正如弘一法师的诗: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

公元前138年,18岁的汉武帝刘彻,终于盼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卫长公主。

18岁得女,乍听起来倒是挺早。但实际上呢,虽不至于是晚年得女,最起码也是晚育了。

其实,在此之前的很多年,刘彻都深陷“不孕不育”的风波之中。

刘彻7岁被封太子,16岁登基称帝,后宫佳丽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怀上孩子。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要知道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刘恒在十五岁时,已经生下了汉景帝刘启,而在汉景帝之前,汉文帝还生下了三个男孩。

时间一长,朝臣议论纷纷,就连汉武帝的舅父田蚡,都认为刘彻不孕不育。

田蚡甚至还曾对淮南王刘安说:“皇帝无太子,你多做仁义之事,未来天下谁当王尚不可知。”

这明摆着就是觉得刘彻的江山坐不长久。

面对“催生大队”的挖苦,刘彻焦不焦虑咱不清楚,但他的姐姐平阳公主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公元前139年的春天,17岁的刘彻前往霸上去祭祖祈福。回宫路上,他顺道去看望了自己的大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深知弟弟多年来没有子嗣,便决定效仿姑姑馆陶公主,给自己这位皇帝弟弟进贡年轻漂亮的女子。

趁着刘彻来公主府上拜访,平阳公主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提前将物色好的十几个女孩精心打扮一番,让她们拜见汉武帝。

只可惜,十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刘彻一个都没看上。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宴席上,刘彻一眼就看中了席间献舞的卫子夫。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随即,汉武帝便宠幸了卫子夫。

宴席结束后,平阳公主顺水推舟,将卫子夫送进了刘彻的后宫。

卫子夫入宫后如同透明人,很快就被刘彻抛之脑后。

一直到一年后,刘彻将宫中年迈体弱的宫人释放出宫,卫子夫哭着请求刘彻放她出宫回家。刘彻这才又想起了这位楚楚可怜的美人,再一次临幸了她。

获得第二次临幸后,卫子夫就怀孕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刘彻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孩子,虽说是个女孩,但他依旧喜不自胜。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小公主一出生,就被封为了“长公主”。

西汉时期,“长公主”不是排行,而是极其尊贵的封号。

一般而言,皇帝的女儿(帝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

可见汉武帝对这位女儿的珍爱。

卫长公主之所以有这样的殊荣,不仅是因为刘彻初为人父的喜悦,还因为她的降生,粉碎了汉武帝不孕不育的谣言。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一荣俱荣,卫子夫也获得了刘彻的无限宠爱。

《史记·外戚世家》载:“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之后,卫子夫又接连生了2个女儿1个儿子,并成功问鼎皇后之位。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就连卫长公主的舅舅卫青,也因不断立下军功,加官进爵。她的表哥霍去病,少年成名,被封骠骑将军。

可以说,卫长公主的成长过程,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她的前半段人生,过得富贵安乐,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一晃眼,卫长公主就到了出嫁的年纪。

女大当嫁,汉武帝费尽心机,寻思着一定要给宝贝女儿挑选最完美的佳偶。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挑来选去,汉武帝最终锁定了自己的亲外甥曹襄。

曹襄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的儿子,曹家权势滔天,拥有世袭侯爵,其祖先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位列功臣侯位第一。

曹襄本人也十分优秀,是驰骋沙场的大英雄,英武不凡。

汉武帝把女儿嫁到姐姐家,不仅是亲上加亲,还完全不用担心女儿受委屈。

婚后的卫长公主过得十分幸福,她还生了一个儿子曹宗。

公元前119年,曹襄以将军身份,跟随卫青前往漠北作战。战场上的曹襄骁勇善战,立下赫赫军功,很快就得胜归朝。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对卫长公主而言,夫君曹襄事业如日中天,夫妻互敬互爱,儿子机灵可爱,她对生活再无更大的要求了。

公元前114年,曹襄英年早逝,卫长公主才24岁。

汉武帝不忍心年轻的女儿守寡,又给她安排了一桩婚事。

这一次,汉武帝不再挑选英勇的将军,而是另辟蹊径,选了一个方士。

方士名叫栾大,他身材修长、容貌俊美,说话周到而有策略,敢说大话。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年过四十,在思想的作祟下,他开始迷信神仙之说。

汉武帝十分重视栾大,他为栾大修建豪宅,置办车马。还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又拜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后又封为乐通侯。

在赏赐将军印玺时,他还特地命使者夜间站在白茅上,以此彰显栾大并非天子的臣子。

在汉武帝的心里,只有当下最好的,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为女儿挑选一个“神人”,这次的婚姻绝对万无一失。

卫长公主二婚再嫁之前,汉武帝给足了她体面。

他给公主赏赐万金,并将公主的封地改名为当利,卫长公主又号当利公主。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当利这个地方盛产盐,是胶东半岛最富裕的地方。卫长公主也是东西两汉唯一受封盐邑的公主。

而据《汉官六种》,黄金万斤是汉代皇帝聘皇后的规格 ,可见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偏爱。

这一次,汉武帝的拳拳爱女之心,最终也害惨了女儿。

后来,栾大败露了自己不能通神的真相,汉武帝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将栾大当众腰斩。

倒霉的卫长公主,在26岁的年纪,再次成为了寡妇。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看在卫长公主的面子上,栾大被修墓安葬。他的墓葬十分豪华,还有着诸多陪葬品。

自此,史上再没有卫长公主的半点记载。

不管她是继续改嫁,还是终身守寡,她的下半生都注定是凄凉的。

因为世事变迁,天上人间,早已物是人非。

晚年的汉武帝逐渐昏庸,巫蛊之祸时,汉武帝自绝三族,卫家上上下下,死伤无数。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执政时期的一大事件,此案牵连数十万人,也是汉武帝执政时期的一大污点。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巫蛊之祸发生在征和二年,阳陵大侠朱安世被公孙贺(公孙贺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抓捕,随后朱安世诬陷丞相公孙贺与其子公孙敬声巫蛊诅咒武帝。

除此之外,公孙敬声还与阳石公主通奸。

最终,公孙贺父子被杀灭族,而阳石公主及卫子夫的另一女儿诸邑公主、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牵连被杀。

卫长公主的母亲卫子夫被汉武帝误会,两人感情破裂。汉武帝收回了她的皇后玺绶,卫子夫绝望自杀。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卫长公主的亲弟弟,也就是太子刘据,被逼出宫外,刘据也在逃亡中自缢而死。

她的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接连去世。

她唯一的儿子曹宗,也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被定了死罪。

曾经,围绕在她身边的,是至亲的温暖关爱。

如今,是物是人非的疮痍和血泪。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讽刺的是,卫长公主所有的幸福和凄惨,都拜同一个人所赐,那就是一直把她捧在手心的父亲刘彻。

离奇的是,卫长公主是否活着看到家族分崩离析的一切,史书上却没了记载。

关于她的结局,民间盛传,卫长公主受到了巫蛊之祸的牵连,被汉武帝腰斩。

关于卫长公主腰斩的细节,也被传得神乎其神。

据说卫长公主长得貌美纤弱,就连刽子手都下不去狠手,,最终换了3波行刑的人,才最终完成腰斩。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卫长公主也由此成了被腰斩的第一位公主。

卫长公主腰斩于巫蛊之祸的说法,并无史料支持,只能称为野史杜撰。

毕竟,江充、刘屈氂借巫蛊之祸欲除刘据及卫家势力,公孙家、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家等牵连被杀的事迹,史书都记得明明白白。唯独对卫长公主在巫蛊之祸中却无任何记载。

因此,一些史学家推测,卫长公主可能在巫蛊之祸发生前就已去世。否则,以江充、刘屈氂斩除卫家势力之心,长公主不可能独善其身。

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为何却落得一生凄惨?

不论卫长公主死于巫蛊祸事之前还是之后,她的下半段人生走向都充满悲凉。

笔者更希望这位公主在巫蛊祸事之前就早逝了,这样她就不会看到失去理智的父亲,不会看到亲人的血流成河,对卫长公主来说,早逝才算是卫长公主人生中的万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