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甲骨文迎向数字时代

甲骨文迎向数字时代

黎荔

甲骨文迎向数字时代

2022开年最“火”的文化IP之一,是古老的甲骨文。国家图书馆联合阅文集团推出“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以甲骨文呈现的新年关键字在社交平台刷屏传播,从甲骨文开始的文字长河展览在天津惊艳亮相,为甲骨文创作的60篇微小说集结上线,用甲骨文更新的网络文章节收获热评……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说到甲骨文,不禁想起了一段辛酸往事,那是在中华文明面临灭亡的时刻,距离现在并不遥远——十九世纪晚期。当时的政局、当时的国土、当时的民心,就像盘子一样出现了一条条很大的裂缝,盘子里的文明之水眼看很快就要全部漏光。就在这时,1899年的秋天,在北京有一个人发现了甲骨文。这个人叫王懿荣,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时任国子监祭酒,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掌门人。他因通晓医术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对其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并通过山东古董商人范维卿大量收购。王懿荣是一位研究中国古代钟鼎文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些龟壳和动物骨头上的刻写,应该是非常遥远的古人占卜用的一种记录,他将甲骨文断为商代。王懿荣对甲骨文字的最初判断,被后来的研究所证实。这一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王懿荣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但他还没来得及研究,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义和团攻掠京津,侍郎李端遇与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参与京城防守事宜。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李鸿章与八国议和,皇帝与慈禧出逃。王懿荣作为一个负责防卫事务的长官,不愿意成为八国联军的俘虏,遂书绝命词,东直门被攻破失守后,他回到北京东城区锡拉胡同的自宅,服毒投井以殉国,终年55岁。相信在他去世前肯定有很多不舍,最放不下的也许就是他书房里的那一堆甲骨。甲骨文的突然发现,就是在这样风雨飘摇、血迹斑斑的时刻。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这一重大发现,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记忆。

似乎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在启示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你们不该这样灭亡,你们应该去听一听童年的声音。而那童年的歌声,正是来自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有了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而且为研究殷商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甲骨文的发现,其后直接导致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其重要性可以同古希腊的特洛伊遗址的发现相媲美,并形成了甲骨学和殷商考古这两门全新的学科。文化记忆的唤醒,往往由一种发现激活全盘。倏忽百年,回望历史,大浪淘沙,风雷激荡,家仇国难,炮火弦歌,其间回响着的嘶哑而悲壮的呐喊,叠印着的踉跄而执著的足迹……由甲骨文所开启的中华上古记忆的唤醒,如同一缕倔强的童年歌声,从惊心动魄的民族至暗时刻中升起,告诉我们这伟大文明命不该绝。

甲骨文迎向数字时代

作为毕业于中文系、每天都要阅读和写字的人,对这一个个鲜蹦活跳的汉字,有着发自肺腑的一腔深情。我觉得汉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

汉字是象形字,象形就是图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完整的画。你有没有觉得汉字是有表情的?中国人从小在描红簿上学写字,就是在领会一种种人生境遇和情绪:如“笑”,就是笑脸;“哭”,就是哭脸;“死”字有一种雄赳赳的感觉,但绝不是慷慨前往的,那开步走的姿态很生硬,很憋屈,有一种瞻前顾后的矛盾感。汉字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在一种文字的原始形态中,世界的一切,包括它的滋味、色彩和特质,都已包含在其中。

与其他文字比较,汉字的形态非常特别,由五类笔画构成。汉字由点线搭建,按天地中分东西平衡、阴阳相锲八方均衡的原理布局,是力学的祖宗,也是哲学的始祖,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按力学原理,唯一只有汉字既可以躺下,又可以站起来。凡是汉字,有上面一横下面一横的,都告诉我们,上面那一横叫做顶天,下面这一横叫做立地。做人就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汉字有音乐性。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可以在汉字的排列组合中追求音韵美,也即声韵调的配合。汉字的音乐性产生了中国人的读书方法——吟诵。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声调表现出来,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比普通朗诵要深入、充分得多,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一个汉字不仅有独立的音、形、意,还有背后的“义”,具有独立的生命。如“武”就是“止戈”即“阻止战争”,“命”就是“人一叩”,即趴在地上叩首于万物,懂得敬畏才是“命”。“尽”是一只手拿着刷子在刷洗器皿,表示饮食已尽,以此表示终尽之意。“福”从甲骨象形文中得知是一个人抱着酒坛祭祀,酒是粮食之精华,古时最珍贵之物,要奉献出来,因此“奉献”才是“福”。“教”在甲骨文中,右边的“文”中原有一个“心”字,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教师面对着性格迥异、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们,他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关键要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好”在甲骨文中,是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小孩,说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发端于亲情——这有别于西方源于上帝、提倡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后者是“霸道”文化,而中国文化崇尚“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汉字的表义也是多义的,许多汉字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好几层意思。例如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汉字具有整体性,因为中国思维方式是整体的,从一开始,中国人研究的就是整体的天地,研究的是连绵不断、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的道和气,所以中国人从来没有把事物拆开成部分来看待。人睁开眼睛,所看到的也是整体的人、动植物、山水、房子、车子等复杂多变的形象,而不是被分化的原子、分子。汉字虽然可以拆分为偏旁部首,但理解一个汉字必须整体理解。汉字是中国先民与外界交往的形象认识凝聚,既抽象又具体地完整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记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誉教授,语言学家、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关于人类的语言起源,有一个著名假说,他说:“或许很久以前某些灵长类动物在到处闲逛,突然间,可能是受到某些奇异的宇宙辐射过后,产生了一些随机突变,它重组了灵长类的大脑,在里面植入了一个语言器官。”虽然这番描述过于文学化,但他仍坚持“和包括语言在内的其他跟演化有关的神话故事相比,这可能更接近于事实”。在中国文化中,从来认为语言的起源不是普通的,而是来自天地的神性启示,人的觉醒。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文字开始出现。传说轩辕黄帝命令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就发明创造了文字。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他“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人发现了字,字泄露了天机。字把鬼神吓哭了,使天地为之一惊。我觉得无论如何神化都不为过,文字的创立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至今汉字仍然是给出神性的,用一个神字旁(示),诸神在矣。汉字到今天有神字旁的字还有100多个,那就是一百多位活着的被日夜供奉在汉语中的神灵啊!

甲骨文迎向数字时代

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绩。古汉字中包含着文化传承,从中可以看见古代人的基本观念、生活方式、劳作方式、社会心态等等,其中还涉及自然界的许多知识。我们不能忘祖。14亿中国人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有一条线把他们凝聚起来,那就是汉字。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汉字繁简之争,我的观点是,从整个文字的趋势来看,所有文字都是删繁就简,越来越简化,从历史来看、理论来看都是这样。现在有学者借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呼吁恢复繁体字,那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联合国的原始文件里80%用英文,15%用法文,4%用西班牙文,剩下的1%里面有俄文、阿拉伯文、中文。1%都不到,怎么跟英文竞争呢?所以还要简化,想办法让世界都能接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汉字出海、走向全世界的角度而言,现代汉字简化得还不够。我想21世纪后期可能对汉字还要进行一次简化。全球化时代到来,需要与过去不同的世界观。过去从中国看世界,现在要从世界看中国。这个视角一转换,一切事物都要重新认识。不能简单粗暴认为简体字把中国文化彻底摧毁了,简体字和繁体字都类属中文,简体中文使用方便,这恰恰是一种进步。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一直到现在,简化是大势所趋。文字的变革和传承并没有冲突,不是所有人能看懂甲骨文,才能拯救华夏文明,你看看欧美又有多少人能看懂古老的拉丁文?

对于当下网络语言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断颠覆传统汉字的用法,不必那么恐慌,视作洪水猛兽,作为活化石的汉字,又不是今天才遭遇巨大挑战,而是汉字屹立到现在,已穿越了历史上无数的汰洗与挑战。互联网在贡献大量新词和新文本的同时,的确导致了汉语在语体、风格、质感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但也意味着汉字汉语迎来了迭代更新、凤凰涅槃的大时代。当下社会热点五花八门、实时更新,我们如何做才能在快速飞行、变化万般的时代里,始终保持汉字汉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当然得与时俱进,与伟大的时代一起奔腾。

在2022年开年之际,国家图书馆联合阅文集团推出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让古老的甲骨文CP活力澎湃的网文,让蕴含祖先造字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是一件好事。文字乃一种文明之载体,若文字消失,则此文明也便消散。古人视文字乃神物,对其十分尊崇,甚至认为文字中藏着天机、命运。在今天,最初由甲骨文记叙的中华文明,的确一脉相承走到了21世纪、走到了数字时代,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汉字的简便化、注音的字母化、传播的数字化、术语的国际化,才是通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发展道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