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人的一辈子需要做无数次选择,但总有那么几个选择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人生无法重来,任何选择都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做出选择,就只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今天的主人公就因为自己的两次重要选择,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假手于人,但是世事没有如果可言,也许按照他的性格,就算再给他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仍然会选择这条道路。是什么选择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一生那,甚至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请听我娓娓道来。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今天的主人公叫谭延闿,谭延闿出身于高官之家,家境优渥,在他小的时候就被周围无数人断言,定会在清政府的官场上大展拳脚。和所有志士伟人的历程差不多,年轻的时候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清政府还属于封建社会,谭延闿想要为国做贡献就要通过当时的科举制度,入朝为官。在当时清政府的官场上早已有了一位谭姓政治家,叫谭嗣同,珠玉在前,状元人选再给到谭延闿的话,诸多巧合怎会不引起朝野上下的议论。清政府出于这样的考虑,没给谭延闿状元之位,瞧瞧,这多可惜啊,就因为一些外在因素错失状元之位,谭延闿还真是个十足的倒霉蛋。

索性有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父亲,谭延闿也顺理成章在清政府的官场上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众所周知,当时的清政府那是病入膏肓了,入朝为官早已不是什么好事,一堆烂摊子就算是决心报效国家,又有一身本领的谭延闿深思熟虑后,也只能连连摇头,对清政府的现状束手无策,就想着另寻出路,殊不知,他这一寻,还真就遇到了自己的人生知己,就是我们的国父——孙中山。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说起孙中山,正是当时在他的努力下,国家才没有成为西方列强的后花园,掌中物。

虽身为朝廷命官,但谭延闿早已看清了现实,清政府的无能让他和并未相识的孙中山有着相同的志趣。好巧不巧,谭延闿的父亲在当时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将孙中山一派的革命党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双方也因为立场不同,多次交战。谭延闿也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和孙中山相识。他万万没想到,站在自己对立面的这个人会和自己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此后,便逐渐和革命党人的关系有了缓和,并接纳了对方的思想。

但是相识容易,相交很难。孙中山当时是“喝过洋墨水”的大人物,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巨大的偏见,对于从小受传统教育长大的谭延闿来说,相当于是否定了他的全部,这谭延闿怎么能受得了。但随着两人的深入交谈,谭延闿发现除了这一小部分对传统文化中不好一面的否定以外,孙中山的见识,和高尚的品格,让两人变得密不可分。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之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谭延闿顺理成章地加入。但是谭延闿这人面对机会总是把握不住,谭延闿的政治生涯很快在与孙中山的交往之中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孙中山想把黄埔军校校长之位交到他手上。谭延闿退缩了,面对这样的选择,可能是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其他原因,我们无从考量。谭延闿当时和蒋介石关系特别要好,就向孙中山推荐了蒋介石。就这么阴差阳错,这样一个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决定,让蒋介石正式登上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舞台。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孙中山对于谭延闿很是够兄弟,自己推荐的工作谭延闿假手于人了,那看着自己兄弟妻子已经去世这么些年了一直没有再娶,自然就想着给他介绍一门好婚事。宋美龄在当时算得上是大家闺秀,名门之后,配谭延闿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但是谭延闿不知道珍惜机会的老毛病又犯了,把这门婚事又介绍给了自己的好兄弟,这个人就是蒋介石。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都没有怎么出力,好事又再次找上门。谭延闿为了搅黄自己与宋美龄的婚事也算是不遗余力,认了宋美龄的父母做干爹干妈。这下子婚是万万结不得了,两人毕竟已经变成了兄妹。

他推辞黄埔校长职位,拒绝娶宋美龄,把江山和美人都推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后来的发展,谭延闿看了想拦都拦不住,他本以为蒋介石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在自己的帮助下,可以将革命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谁曾想,自己把两次足以改变历史的机会让给蒋介石相当于是养虎为患了,现在他想拦也已经拦不住这只猛虎了,只好什么都不管,研究起自己喜欢的美食。

如果历史有重来的机会不知道谭延闿还会不会推荐蒋介石,但是历史只能一直向前走,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对于谭老的选择,我们作为现代人也只能尊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