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说起唐朝,李渊虽然是开国之君,但实际上李世民才是真正南征北战,立下战功的人,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换来父亲和兄长的肯定,反而觉得他拥兵自重,随时会威胁到皇权,于是,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联合起来,开始打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皇室争权夺利的高潮,这其中除了李世民被打压的背景之外,也有李世民手下的怂恿,当时的李世民都被夺了兵权,部下的将领也被划归李元吉麾下,连部队士卒的名册也被拿走了。

如果再不动作,李世民的这个集团就只能被瓦解,这种情况让他的部下很少心急,围住李世民让他动手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连李世民想占一个卦都被阻止了,问他:如果卦象不祥,是不是就不做了,可见当时的形势,是多么的迫切。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也没有贸然动手,而是问了千里之外的两个人,他们是李靖和李绩,他们正在外面打仗,等他们表了态,李世民才下定决心动的手,为什么这两个人这么重要,他们两个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我们来看看。

为行动的各种结果做准备

当时对外征战的将领,肯定不止李靖和李绩,还有其他的将领,他们其实在朝中的立场也各个不同,比如当时守护泾阳的罗艺,他就是支持李建成的,而守护豳州的是张瑾,是李渊的心腹。这些军事力量,和皇宫内的势力相互支持,形成了当时的各方势力。如果李世民支持自己的军事力量,其结果是非常不利的,让我们来看看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李世民失败了,他将没有退路,即使逃出皇宫,也无处可去,只能等死。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第二种情况,如果李世民胜利了,李建成死了,由于没有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也无法驾驭其他的部队,到时候,李建成和李渊的军事力量也可能会反扑,到时候,李世民即使把李渊杀了,也不一定能有用,当然,李世民不会愿意那么做,毕竟是自己的父亲。

第三种情况,如果李世民胜利了,李建成逃脱,那么他出去之后,定然会组织自己的军事力量来反扑,到时候,李渊在内,李建成在外,李世民更没有胜算。

防止外部势力偷摘胜利果实

其实最糟的结果并不是李氏内部的残杀,因为残杀到最后,李氏三兄弟必然会留下一人,江山必然还是李家的。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李世民一旦动手,最糟的结果就是,三兄弟都死了,李渊即使不死,也守不住江山,江山必定易主,到了这个地步,李家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李氏内乱,旁人得利,这是很容易的,如果李世民失败了还好,因为他的力量现在本来就被瓦解了,而且他从来就不是太子什么的,最多就被安上罪名,或杀或关,事情会很快过去。

但李世民把自己的兄长杀了,那些有军队的人难免打着清君侧,或者为太子报仇的名义来把李世民杀了,那个时候的李渊,也只能是别人的刀下肉,即使继续做皇上,估计也后继无人。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也许,在李世民看来,做嫁衣裳还在其次,最怕是这衣裳还被扯碎了,到时候又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所有的努力,就真的化为乌有了,那还不如自己不当这个皇帝。

防止外敌入侵

不管是李氏内部的窝里斗,还是中原各个势力的借机崛起,都还好,但是要知道,在中原之外,大唐还有敌人,那就是游牧部落,如果他们借机入侵,那才是中原的噩梦。

当时的李靖,正是在防守突厥的最前线,他如果这个时候挡不住突厥,那么问题就大了,政权内部动荡,外敌来侵略,大唐将会猝不及防,而外敌一旦得逞,整个李家,将会成为中原百姓的罪人,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突厥人对大唐的百姓实在不怎么客气。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其实,李世民问李绩的意思,也包含了这一层,我这儿要动了,你把边关守好了,别让敌人得了机会。

要说,李世民是有远见的。但这种远见,并没有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突厥最后还是入侵了,倒不是李绩不支持李世民,而是因为突厥人就没从他那儿过,他们是从灵州过来的,而灵州,是罗艺在守,罗艺恰恰就是李建成的心腹,这其中,有多少故事,明眼人都知道。

好在有惊无险,唐朝最终和突厥达成了渭水之盟,虽然屈辱了些,但还是挺过来了。这里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李世民发动玄武之变时,会等到李靖李绩二人,因为他们驻守这边疆,一旦他们松懈,内忧外患对李世民而言,更是一个灭顶之灾。所以他们二人是这场政变当中最重要的棋子。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绩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什么

结语

玄武门的结果很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射死,两个人的12个儿子也全部被李世民杀了,而李世民理所当然地登上了帝位。

从以上可以看出,李世民以自己的军事力量牵制对方的军事力量,是最好的办法,力量平衡了,大家才会有所顾忌,不至于轻动干戈,自己也更有胜算。

其实有大成功的人,总会比平常人多想几步,李世民可以说是戎马出身,对军事力量极其看着,他永远不会让自己处在毫无力量的状态,他知道,要动,不说力量要胜过对方,至少要势均力敌,而且,对自己的成败都有考虑,可以说是非常周全的。更可贵的是,李世民在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也把家族利益,甚至当时的中原百姓的利益考虑了进去。这是一般争权夺利的人所不愿意为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