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今天,距北京冬奥会开幕

还有29天

大家对冬奥会也愈发关注和期待

你知道吗?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

——“飞扬”

竟然与金山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

一起来看看吧~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来自金山的“黑科技”

为火炬“飞扬”披上碳纤维“外衣”

一起先来看看央视新闻的报道

元旦假期,上海石化厂区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组装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按计划,1200支火炬必须在1月中旬前运往北京。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生产车间里,由石油产品加工成的这一条条黑色丝束,每一束都包含着12000根碳纤维丝。再经过三维立体编织,最终织成的火炬外壳,看不出任何接缝与孔隙,整个造型浑然一体。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你看这把火炬,这个地方看上去就像飘带一样,我们研制的外壳,这里面就是点火系统,全部包在里面。手感也不错,这个壳是非常非常轻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说。

“飞扬”不仅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它的外壳也蕴含着“黑科技”。“飞扬”的外壳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如何承受这“冰与火”的双重考验,奥秘就藏在一种新型材料里。它,就是碳纤维。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1/4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9倍。”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介绍道。为了契合“绿色办奥”理念,体现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此次研发团队将目光锁定“碳纤维”。而用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也堪称世界首创。

冬奥组委给火炬“飞扬”的第一个评价就是轻,而且很牢固,怎么摔也摔不坏。另一个就是,冬季火炬传递的时候天气很冷,传统金属材料手感不太好,复合材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手感很冰凉的感觉。

外壳研制三个月

多方合力逐一攻克多项难题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为展现冬奥火炬灵动飘逸的美感,“飞扬”一改过去采用金属隔断“奥运圣火”与火炬外壳的设计,而是以火炬外壳为容器,将“奥运圣火”直接置于其中燃烧。

由于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将在低温环境中进行,“飞扬”采用氢做燃料,不仅环保,还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但氢气作燃料,燃烧温度就会高于800℃,这就意味着火炬外壳必须能够耐住氢气燃烧的高温。

因此,“飞扬”火炬外壳的研制,就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逐一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3个月时间,经过无数次调整,“上海石化”科研人员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协同努力,成功破解火炬外壳在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终于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应用的突破。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火炬的火是从里面烧出来的,一般的复合材料都不能在火里烧。得知上海市金山区有一家科创型企业研发了一种树脂,这个树脂是耐火的,拿过来我们进行测试分析。最后通过工艺调整,它达到了既能够耐温又能够耐火的要求,800℃、900℃都可以。”黄翔宇介绍道。

黄翔宇口中的这家科创型企业坐落于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不同于以往常用的金属材料,本届冬奥会火炬正是应用了该企业生产的国家级专利技术产品——聚硅氮烷树脂,进行定型与着色。

骄傲!冬奥会火炬,“缘”来是金山“智”造!

尽管碳纤维本身是耐高温的,但做成复合材料后,配套用的树脂很难承受这么高的温度。“而我们企业生产的聚硅氮烷树脂最高耐温可达1800℃,恰好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总经理刘章友说。

作为第三代树脂材料的聚硅氮烷树脂,兼具有机物附着力强大与无机物耐高温的特点,同时集耐腐蚀、磨损,防污防水,超薄膜等优势于一身。“飞扬”自然灵动的造型得益于聚硅氮烷树脂的定型处理,而强附着的聚硅氮烷树脂涂料达到浑然一体的着色效果,让这一抹中国红持久闪耀。

火炬”飞扬“传递着奥运圣火

同时,也凝结着来自金山的智慧

飞扬吧,圣火!

腾飞吧,金山!

部分资料: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石化等

记者&编辑 | 何小燕(见习)

责编 | 沈彦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