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一部木府风云,一部丽江的发展史,一部纳西族的发展史。在央视播,且热播。我最初以为因为他的主题是民族团结,讲述少数民族的发展,符合主流文化,所以得到央视的青睐。但在看了好几遍以后,才觉得最初的想法太浅显。这是一部讲大义的片子,渗透着儒家文化,渗透着民族归属感,矛盾点不在如何斗争,而在丽江如何发展,木府如何完成权力交接。这使得它站的点比其他历史剧高。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朋友总说,原著是什么,我想看看你喜欢的剧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原著,它是基于丽江古城博物院院长黄乃镇几十年来对丽江木府的研究资料,准备了12年才完成拍摄。既如此,只聊剧本身,能从剧中看出来的东西。

朋友还说,说看一个演员演技好不好,可以看他傻子演的好不好。她的这番言论让我笑喷,但必须承认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同时,我认为也可以看他有没有对角色达到较深的理解。起码在这部剧上,不管是潘虹,于荣光,吕良伟这样的老戏骨,还是其他一些并非大红大紫的演员,他们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理解了角色。

历史怎么才能好看?《明朝那些事儿》那样的风格曾刮起一阵风,因为他首先把伟人拉下了神坛,从人的角度去理解。正如林清玄一直说的五个万能字“大家都是人”。木府也是这样的,上至土司,下至乞讨者,所有的人物塑造上都是有血有肉的,丰满的。

一直没有明白两个问题,也是我认为的两个漏洞,一是西河到底是什么人,二是阿勒邱为什么能有能力掌管金矿。

西河到底是什么人?作为唯一的反派,他恨木府,要毁灭丽江。他说不是阿勒邱的舅舅,是边匪。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年木府说阿勒邱的父母勾结边匪这个罪名就不是莫须有,阿勒邱就不应该认为木府错杀好人。那么西河又是怎么取得阿勒邱父母的信任,在她们家潜伏那么久?导致她全家惨遭杀害。西河后来为什么能调动那么多手下为他奔命,刺杀木增?西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钱财送给木隆?他是一个谜。他不是一个平凡人,否则他不会深谙人心,懂得利用权力争夺搅乱木府。他也不是普通的边匪,否则他不会杀害白鬼营统领。他什么都不为,只为发泄心里的恨意。我猜想他曾经也是社会的上层,在木府长年的征战中灭了他的家族,只留下他一个人,所以他要复仇。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阿勒邱作为木府的婢女,并且长期在罗氏宁的监督下,她怎么会受到教育?木府不可能给侍女扫盲,尽管当时的大明给太监扫盲。好吧,用主角光环来解释。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木青一家与木隆一家。两兄弟的性格差异为何如此之大?这主要源于他们的外界定位和自我定位不同。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首先,父母对他们的定位不同。木青是长子,所以理所应当按照接班人的模式培养。木隆是次子,所以连得到军权都那么费劲。嫡长子继承制从来都符合历史的潮流。所以木青知道流水密道,知道木府的神秘卫队,在军队有自己的嫡系,尽管他什么也不想争。木隆是父母和兄长担忧的嗜武之人,想尽办法插手军权自以为天衣无缝,却不想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大人眼中像个不懂事的问题孩子,所以他逼死木青,木青也没有恨他,只是担忧他的兄弟走入歧途无法自拔。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其次,他们自我定位不同。木青是长子,他不会去争土司,土司之位生来属于他。木隆则处处想争,但他并不想争土司,他也敬爱大哥,否则他不会在木青死后那么难过,后来誓死效忠木增。他只是希望被父母看重,获得军权,能用武力壮大丽江。

结果,他们的家庭变得不同。木增睿智,做事有章法,思路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得到。木坤行事冲动,感情用事,失去后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阿室加也和丈夫一样无所争,宽和待人,高氏菊则让人觉得愚蠢。可以看得出木青和木隆对双方的家庭影响很大,而演员们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还有一个我很久才看出来的主题,儒家文化的传播及其对边陲民族的影响。木青是代言人,木增是践行者。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仁者不忧”是永远摆在木青桌上,这是木青终其一生的追求,更是木隆无法理解的。木青是聪明人,但他明白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罗氏宁是罕见的精明人 。他想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他该出手时便出手,无关紧要时便任由大家闹着玩儿。比如在阿勒邱的问题上,他只对木增说一句,你喜欢谁我都不会插手,就表明了他对孩子的支持和信任。他可以像罗氏宁一样抛开身份偏见,做到宽容,甚至他更宽容。但他又有点儒者的迂,以至于被弟弟误会乃至逼死。

木增何以成为丽江最伟大的土司,成为纳西族人的“木天王”?除了他自身的修养,更是三代的积养。

他的爷爷奶奶,他的父亲都是开明的人,所以他能说出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不会武功却刀斧加身面无惧色,不会武功却收服了一波武将。说明在纳西族人们并不是只崇拜英勇善战的武士,他们已经收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仁者木增一样能使他们折服。印证了徐霞客讲给木增的,金矿会枯竭,但文化才是真正永久传承的,要强大必须要融汇文化。木增在处理几件事上表现出他出色的政治天赋,劝服阿虎,收服木罗,使巴诺臣服,使高玉龙死心塌地,使木坤回心转意,使心怀鬼胎的武将们效忠自己。他是出色的政治家,他证明了孟子所说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丽江成为文化荟萃之地,繁荣昌盛!

木增又极重感情。阿室于毕竟是他表妹,并且在这场政治联姻中,她也备感痛苦,所以他放走了他和阿虎,任天下人笑;当阿勒邱被掳往永宁,他冲动要发兵,冷静下来之后,为木府做了十年规划,想了结自己。后来他原谅木隆,他毕竟是他的二叔,并且问题二叔终于长大了,用他父亲的生命。杀父之仇不得报,让天下人笑去吧!丽江的人都看着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他们得到一个仁慈的土司,一个仁爱的土司,民心所向。木增做到了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罗氏宁是木府的女主人,是丽江的女主人。这个开明的女人,并没有被塑造得只剩下大义,没有缺陷,她也有小私心,她唯一的私心就是想让她的娘家人永远做土司夫人,所以她诱惑阿室于嫁给木增,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毕竟木增的母亲没这野心。想杀害阿勒邱并非她心胸狭窄,而是阿勒邱来历不明,不是知根知底的侍女,又那么聪明,如非友终将成为木府的隐患,她洞若观火,对大小事了如指掌。能令图巴效忠,能令木旺尊重,年轻时一定为木府的安定立下功劳。木增的睿智一般程度上是与她的交锋中磨练出来的,她最后感慨地说原来善良和宽恕可以释放这么大的力量,正是这剧要唱的主旋律。儒家所讲的“仁”“恕”不仅木增做到了,阿勒邱也做到了。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木府风云》播放十周年:我从中看到了什么?

不得不说,《木府风云》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塑造得很饱满的,让人印象深刻。或许,这也是此剧红极一时的关键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