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一部木府風雲,一部麗江的發展史,一部納西族的發展史。在央視播,且熱播。我最初以為因為他的主題是民族團結,講述少數民族的發展,符合主流文化,是以得到央視的青睐。但在看了好幾遍以後,才覺得最初的想法太淺顯。這是一部講大義的片子,滲透着儒家文化,滲透着民族歸屬感,沖突點不在如何鬥争,而在麗江如何發展,木府如何完成權力交接。這使得它站的點比其他曆史劇高。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朋友總說,原著是什麼,我想看看你喜歡的劇到底是什麼樣的。沒有原著,它是基于麗江古城博物院院長黃乃鎮幾十年來對麗江木府的研究資料,準備了12年才完成拍攝。既如此,隻聊劇本身,能從劇中看出來的東西。

朋友還說,說看一個演員演技好不好,可以看他傻子演的好不好。她的這番言論讓我笑噴,但必須承認我還是比較贊同的。同時,我認為也可以看他有沒有對角色達到較深的了解。起碼在這部劇上,不管是潘虹,于榮光,呂良偉這樣的老戲骨,還是其他一些并非大紅大紫的演員,他們做到了這一點,他們了解了角色。

曆史怎麼才能好看?《明朝那些事兒》那樣的風格曾刮起一陣風,因為他首先把偉人拉下了神壇,從人的角度去了解。正如林清玄一直說的五個萬能字“大家都是人”。木府也是這樣的,上至土司,下至乞讨者,所有的人物塑造上都是有血有肉的,豐滿的。

一直沒有明白兩個問題,也是我認為的兩個漏洞,一是西河到底是什麼人,二是阿勒邱為什麼能有能力掌管金礦。

西河到底是什麼人?作為唯一的反派,他恨木府,要毀滅麗江。他說不是阿勒邱的舅舅,是邊匪。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當年木府說阿勒邱的父母勾結邊匪這個罪名就不是莫須有,阿勒邱就不應該認為木府錯殺好人。那麼西河又是怎麼取得阿勒邱父母的信任,在她們家潛伏那麼久?導緻她全家慘遭殺害。西河後來為什麼能調動那麼多手下為他奔命,刺殺木增?西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錢财送給木隆?他是一個謎。他不是一個平凡人,否則他不會深谙人心,懂得利用權力争奪攪亂木府。他也不是普通的邊匪,否則他不會殺害白鬼營統領。他什麼都不為,隻為發洩心裡的恨意。我猜想他曾經也是社會的上層,在木府長年的征戰中滅了他的家族,隻留下他一個人,是以他要複仇。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阿勒邱作為木府的婢女,并且長期在羅氏甯的監督下,她怎麼會受到教育?木府不可能給侍女掃盲,盡管當時的大明給太監掃盲。好吧,用主角光環來解釋。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講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木青一家與木隆一家。兩兄弟的性格差異為何如此之大?這主要源于他們的外界定位和自我定位不同。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首先,父母對他們的定位不同。木青是長子,是以理所應當按照接班人的模式培養。木隆是次子,是以連得到軍權都那麼費勁。嫡長子繼承制從來都符合曆史的潮流。是以木青知道流水密道,知道木府的神秘衛隊,在軍隊有自己的嫡系,盡管他什麼也不想争。木隆是父母和兄長擔憂的嗜武之人,想盡辦法插手軍權自以為天衣無縫,卻不想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大人眼中像個不懂事的問題孩子,是以他逼死木青,木青也沒有恨他,隻是擔憂他的兄弟走入歧途無法自拔。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其次,他們自我定位不同。木青是長子,他不會去争土司,土司之位生來屬于他。木隆則處處想争,但他并不想争土司,他也敬愛大哥,否則他不會在木青死後那麼難過,後來誓死效忠木增。他隻是希望被父母看重,獲得軍權,能用武力壯大麗江。

結果,他們的家庭變得不同。木增睿智,做事有章法,思路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怎樣得到。木坤行事沖動,感情用事,失去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阿室加也和丈夫一樣無所争,寬和待人,高氏菊則讓人覺得愚蠢。可以看得出木青和木隆對雙方的家庭影響很大,而演員們很好地展現了這一點。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還有一個我很久才看出來的主題,儒家文化的傳播及其對邊陲民族的影響。木青是代言人,木增是踐行者。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仁者不憂”是永遠擺在木青桌上,這是木青終其一生的追求,更是木隆無法了解的。木青是聰明人,但他明白他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羅氏甯是罕見的精明人 。他想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他該出手時便出手,無關緊要時便任由大家鬧着玩兒。比如在阿勒邱的問題上,他隻對木增說一句,你喜歡誰我都不會插手,就表明了他對孩子的支援和信任。他可以像羅氏甯一樣抛開身份偏見,做到寬容,甚至他更寬容。但他又有點儒者的迂,以至于被弟弟誤會乃至逼死。

木增何以成為麗江最偉大的土司,成為納西族人的“木天王”?除了他自身的修養,更是三代的積養。

他的爺爺奶奶,他的父親都是開明的人,是以他能說出真正的強大是内心的強大。不會武功卻刀斧加身面無懼色,不會武功卻收服了一波武将。說明在納西族人們并不是隻崇拜英勇善戰的武士,他們已經收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仁者木增一樣能使他們折服。印證了徐霞客講給木增的,金礦會枯竭,但文化才是真正永久傳承的,要強大必須要融彙文化。木增在處理幾件事上表現出他出色的政治天賦,勸服阿虎,收服木羅,使巴諾臣服,使高玉龍死心塌地,使木坤回心轉意,使心懷鬼胎的武将們效忠自己。他是出色的政治家,他證明了孟子所說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麗江成為文化荟萃之地,繁榮昌盛!

木增又極重感情。阿室于畢竟是他表妹,并且在這場政治聯姻中,她也備感痛苦,是以他放走了他和阿虎,任天下人笑;當阿勒邱被擄往永甯,他沖動要發兵,冷靜下來之後,為木府做了十年規劃,想了結自己。後來他原諒木隆,他畢竟是他的二叔,并且問題二叔終于長大了,用他父親的生命。殺父之仇不得報,讓天下人笑去吧!麗江的人都看着這件事的處理結果,他們得到一個仁慈的土司,一個仁愛的土司,民心所向。木增做到了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羅氏甯是木府的女主人,是麗江的女主人。這個開明的女人,并沒有被塑造得隻剩下大義,沒有缺陷,她也有小私心,她唯一的私心就是想讓她的娘家人永遠做土司夫人,是以她誘惑阿室于嫁給木增,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畢竟木增的母親沒這野心。想殺害阿勒邱并非她心胸狹窄,而是阿勒邱來曆不明,不是知根知底的侍女,又那麼聰明,如非友終将成為木府的隐患,她洞若觀火,對大小事了如指掌。能令圖巴效忠,能令木旺尊重,年輕時一定為木府的安定立下功勞。木增的睿智一般程度上是與她的交鋒中磨練出來的,她最後感慨地說原來善良和寬恕可以釋放這麼大的力量,正是這劇要唱的主旋律。儒家所講的“仁”“恕”不僅木增做到了,阿勒邱也做到了。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木府風雲》播放十周年:我從中看到了什麼?

不得不說,《木府風雲》中的每個角色,都是塑造得很飽滿的,讓人印象深刻。或許,這也是此劇紅極一時的關鍵因素。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