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明朝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全国上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实行了郡县制,他做的这些对现世还发挥了作用,李贽的这个评价,秦始皇他担得起。秦始皇统一天下刚当上王,内心难免有些骄傲,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就创下了”皇帝“这个称号作为别人对自己的称呼,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别人称一国之主为皇帝,那么皇帝本人如何称自己呢?皇上的自称有很多,"孤"、"寡人"、"吾"等等都是,但最让现代人印象深刻的是”朕“。”朕“这个词又跟秦始皇有关,是他下命令规定”朕“专属皇帝自称使用。

秦朝以前的掌权者自称"孤"、"寡人,表示自己谦逊,和底下的人平起平坐,但是秦始皇有意拉开上下级的地位,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他就指定”朕“为皇帝专用词。而秦始皇在几千个汉字里唯独选中”朕“,不选其他词汇自称,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甲骨文的”朕“拆开来是一个"舟"和"灷","舟"很好理解,是船的意思,"灷"是火种的意思,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钻木取火获得火源,却还没想到用什么方法再次点燃熄灭的火,保存火源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么重要的事当然会交给部落里最重要的人,他拥有崇高的权力。

荀子曾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把君民之间的关系比作水上的船,人民能让你当上皇帝,也能让你当不了皇帝,而火种除了有崇高权力的象征意义,还可以照亮黑暗,把"舟"和"灷"合起来就是,水能够载舟,而船上的火种又不会让人迷失方向,这就是秦始皇的初心。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朕“在秦始皇没下规定前,就是一个普通的自称词汇,所有人都可以用,屈原还在《离骚》里开门见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下规定之后,别人还敢用就是犯了以下犯上的大罪,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杀头。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古代皇帝使用”朕“的频率有个时代变化,秦始皇虽然规定了”朕“为皇帝专用,他在口头上还是不习惯用”朕“,用”吾“比较多,在书面上才写”朕“。唐宋时期的皇帝比较习惯用”朕“,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都用这个词,只是偶尔会用”吾“。清朝皇帝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朕“的使用频率比历朝历代都多,而且没有谁敢越位使用这个词。

为何古代皇帝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字拆开看,就知道了!

1912年,清朝灭亡,溥仪成为最后一个皇帝,”朕“终于又成为了先秦时期的一个普通自称词汇。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每次大家看到这个词都会忍不住回想起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平时生活中很少有人拿它来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