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作者:炫酷军武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美国和苏联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两个超级大国进入冷战状态,整个世界也跟着剑拔弩张。冷战期间,美苏最直接的交锋是在军事领域,期间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军事装备及天才设计,时至今日都不算落伍。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初,原子弹被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相继研发出来,如何有效使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成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仍是远程轰炸机,但随着防空能力的提升,飞行速度慢自我防护能力差的轰炸机越来越难以完成任务,弹道导弹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运载工具的问题,使得既要准确命中敌方目标又不伤及自身成为可能,但弹道导弹刚刚兴起并未具备完全实战能力,所以短时间内并不能作为一种可靠的运载工具,专家们又提出了各种脑洞大开的解决方案,像用火炮发射小型核弹,用无人船只载运核弹进行爆破,甚至是用核地雷伏击对手,一番比较后发现还不如飞机运载可靠,所以另一种方案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用巡航导弹作为核武器载具。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方案一经提出,美苏很快便开始相关研制工作,1954年苏联军方公开招标获取能运载核弹头本溪美国本土的远程巡航导弹,同期美国也在进行SM-62和SM-64超级远程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其中SM-62射程达到8000公里(洲际导弹的分界线也才是5000公里),速度接近1马赫,能携带900公斤的弹头,苏联方面感受到了威胁,决心研制出一款技术性能与其相匹配的超级巡航导弹。著名火箭设计师米特斯拉夫·科尔德什提出设想,原始方案为采用核动力速度达到3马赫的巡航导弹,这种技术要求在今天也是难以实现,所以很快被拆解成两个并行计划,风暴和暴风雪。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风暴全长18米,直径2.2米,起飞重量达到96吨,相比之下暴风雪就要大一号,其全长23米,直径2.4米,起飞重量达到惊人的125吨,二者射程均能达到8500千米美国同级别的导弹起飞重量仅66吨射程为5400千米,苏联基本弥补了海外军事基地上与美国相比之下的劣势。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较小的“风暴”导弹,携带有一个2.21吨的战斗部。“暴风雪”导弹则可以携带3.50吨的大型弹头。考虑到氢弹发展已经提上了日程,要让这种武器装备热核弹头也没有任何问题,从1957年7月1日开始一直到1960年12月16日,风暴一共进行了14次飞行,其中发射失败的只有三次,比起蛇鲨的发射成功率高得多了,苏联军方甚至为这一型巡航导弹准备了专用的铁路发射平台;暴风雪项目于1954年5月20日获得批准,与风暴的开发平行。1953年4月,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开发了一个火箭飞机系统,内部名称为M-40,某种意义上说是暴风雪的前身,它的助推火箭M-41和巡航导弹弹体M-42也都在后来陆续研发完成,然而该项目于1957年11月取消,当时暴风雪刚刚制造好的两个原型正准备进行首次飞行试验,最终一次飞行都没有过的暴风雪项目就这样被取消了。到了1960年,在成功的飞行测试实验后,拉沃契金设计局主持的项目被要求搁置,“风暴”巡航导弹最终也没了下文 。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超远程巡航导弹并没有存在很长时间,制约其发展的是远程弹道导弹,随着R-7项目的顺利推进,苏联军方已没必要将军费和精力投在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巡航导弹上了,1960年风暴项目在成功进行飞行测试之后便被搁置,暴风雪项目连测试机会也未能得到。

射程最远的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可从苏联打到美国

像“风暴”和“暴风雪”这样的战略巡航导弹项目被弹道导弹取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如今当各国再次开始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时,我们也许能感受到高空高速飞行器的地位的再一次提升,当年这些高空高速巡航导弹被取代是时代必然还是一个错误,我们并不知道,但当我们在电视上再次看到R-7运载火箭那优雅的科罗廖夫十字时,也总能体会到那个疯狂时代科技的力量吧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