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作者:方觉

故事发生在那激情岁月的年代,时间早已过去四个九年了,我讲述的侠义五兄弟就是在湖北省天门县竟陵镇城南接官村,王尚等,王连生就是侠义五兄弟之代表。1973年汉北河刚开挖只有二年,竟陵镇位于汉北河南二公里处,那里当时农机配件闻名四邻八县,特别是配洪湖机耕船的三角皮带更是扬名江汉。 我们村是湖北省汉川县三龙乡红旗大队,我是在五小队,也是位于汉北河以南一公里处。当时我们队里耕田整田的唯一农机 是洪湖机耕船,那个年代的木匠和铁匠手艺真高,自己发明木材质机耕船,比铁船还耐用。

简单的松紧档是可以调控机耕船行使的快慢,但也容易损伤三角皮带,于是队里有个大胆的计划派人去天门竞陵镇购买三角皮带,经群众商议决定派我哥哥王槐清带八百元钱乘汉北河的轮船去天门,当时的八百元可不是小数目啊,那是全生产三百多人的血汗钱哪!再说我哥哥到达竞陵镇后第二天跑遍了所有的农机门巿部一根皮带也没买到,见天色巳晚便来到一家小饭店吃晩饭,饭店的周书记也是个热心快畅之人,便和我哥拉起了家常,周书记看到我哥满头灰脸,哈哈地大笑道:小王啊,你别着急,当前三角皮带稀缺得很哩,这是要有县上的指标才能买到的。不过你们那里是水田,我们这里是旱田用得少,皮带还放在农机局仓库里。正在这时门口进来了五个年轻人,他们正是后面要讲的王尚等王连生五个人。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品格不知是多么的高尚。再说王尚等他们听到我哥哥的难处后并没有急于表明帮忙,只见周书记庄重地对王尚等他们说道:小王啊,今天汉川的兄弟小队买三角皮带有难处,我们不能遇上不管,明天一早你带上我的介绍信去找农机局的黄局长,事情办好了以后你把皮带抬过来。第二天早上我哥来到了竟陵饭店,正好王尚等,王连生他们也来了,在计划经济那个年代一条小三角皮带是一元钱,也要值二十根油条。周书记见人都来了,就开心地对我哥说道:小王啊,今天就不要愁了,不知600条皮带够不够?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就把600元钱给尚等他们,今天让他们帮你把皮带送到汉北河码头,下午就能到家了。

那个年代汉北河的航运刚有起色,天门至武汉新沟闸的轮船就一趟,不到下午三点钟我哥坐的轮船就在我的家乡三龙码头靠岸了。只见岸上有队里的男劳力很早就来等候了,岸上其他队的人们见这么多三角皮带更是非常羡慕!三角皮带用船(划排)运回了家队上的人们可高兴了。

我那时还小,刚进初中,那个年代天门的侠义五兄弟,竟陵饭店的周书记的故事我哥常讲给我听,49年过去了他们的侠义之举总在我脑海浮现,我们生产队与侠义五兄弟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年以后接官村全部劳力来我们三龙垸割马草的故事更加感人………方觉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难忘的侠义五兄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