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刘贺作为海昏侯被绝大部分人熟知还是因为前些年那一次历史大发现,在那之前,他名字前面的头衔最多还是“汉废帝”,那个仅仅在位27天就因为犯了1127件“错事”被剥夺了皇位的贪玩皇帝,至于他又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一生,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为了海昏侯,似乎已经被人们淡忘了。

下面就让水一白用这一篇简短的文章,来介绍一下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族子弟吧。

一、贪玩的昌邑王刘贺

刘贺出生于公元前92年,他的父亲是汉武帝刘彻的五儿子昌邑王刘髆。

也许汉武帝一直对小儿子情有独钟,《汉书》中便有“昌邑王以少子爱”的说法,在刘弗陵出生(公元前94年)之前,刘髆就是最受宠的那个小儿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钩弋夫人和刘弗陵的出现,那么刘髆还真有可能成为那个“天选之子”。

不过,很可惜,刘髆不但在争太子位时,并不是背后势力最大的那一个,他本人也在汉武帝离世前便死了。由于死的时候还很年轻,得了昌邑哀王的谥号。才四五岁的刘贺成为了新任的昌邑王,甚至于比汉昭帝刘弗陵做皇帝还要早。

刘贺从小便贪玩,不爱读书,谁能让他玩得开心,他便跟谁更亲近一些。不过,刘贺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对于劝谏者,从来都只是“躲闪”,而不是惩罚。他不是不知道一直玩不合适,而只是他已经养成了贪玩的本性而已。他手下的郎中令龚遂多次当面指出他的不是,他听不下去的时候,也只是掩着耳朵起身走掉而已,最多再说一句:“郎中令真会让人丢脸。”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汉书循吏传》

后来,龚遂又找来十个人,专门教刘贺学《诗》、《书》,刘贺刚开始还能看着龚遂的面子上听一听,可是没过几天,刘贺还是把他们都撵走了。

可以看得出来,刘贺虽然本性不坏,但是由于臣子们对他的约束力毕竟有限,所以已经养成了他贪玩的本性,这一点和一些贪玩的小孩子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同只在于他的地位而已。

二、幸运的皇帝人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因无子而出现了皇位空缺,这时候唯一适合的人选恰恰只剩下了昌邑王刘贺。

注:

1、汉昭帝死时,他的大哥戾太子刘据的儿子们已经因巫蛊之祸而死尽;二哥齐王刘闳无子嗣;三哥燕王刘旦因谋反自杀,其子不可立;四哥刘胥虽健在,但其行为无法度是早已被汉武帝排除在外的人选。

结果,只剩下了他五哥昌邑哀王刘髆的这个宝贝儿子刘贺了,即使他的口碑不太好,这时候霍光等权臣也不会越过刘贺而直接选择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

2、从出生年份上来看,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刘贺(公元前92年)、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和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公元前88年),相差并不大,甚至于上官氏在几个人当中还是最小的,只是汉昭帝和上官氏的辈份大而已。

立十三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玺书曰:“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汉书.武五子传》

因此,在汉昭帝死后,大将军霍光便在主持丧礼之余,命人去召昌邑王刘贺进京做皇帝。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三、“神奇”的皇帝之旅

听说可以去长安做皇帝,刘贺当真是开心得不得了,午时(11时正至13时正)出发,申时(15时至17时)已经走出去135里了。汉朝时一里约415.8米,135里已经超过56公里了,这个速度还是相当地快的。

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一,刘贺成为大汉天子,可惜仅仅27天后,他就被废黜了,还背上了1127件“错事”的恶名。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汉书霍光传》

其实,从《汉书》这句话,我们看得出来,

刘贺并不是做了1127件错事,而是持节下发诏令给各官署征发之事达1127件

,这个对权臣们的“伤害”是远远超越1127件错事本身。因为他这样的下达诏令既不在权臣们的可控范围之内,也直接触及了权臣们的利益,势必引来极大的反抗。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加上他贪玩、不守礼仪、不尊法度,他的皇位自然也就难以坐稳了。这还不算他在即位之初没有去拜汉高祖刘邦,却跑去他父亲刘髆的陵园宗庙祭祀,并自称为嗣子皇帝,还把节上的黄色旄饰变为赤色,这都给权臣们留下了充足的把柄。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缓、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变易节上黄旄以赤.......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汉书霍光传》

因此,在上官太后的主持下,刘贺的皇位被诏令废除,仅仅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闻天下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

”。不知道刘贺此时所想,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听从龚遂等人的劝解,还是认为这些权臣们没有在他犯错之时,直接指明,却在此时还夺走他的皇帝位。水一白猜测,大概是后一种吧。

四、被废后的生活

被废后的刘贺回到了原来的封地,只不过已经不再是昌邑国,而改名山阳郡了。留给刘贺的还有两千户汤沐邑,他的四个女儿也都各分到了一千户汤沐邑。这一年刘贺不过十九岁而已。不过,即位的汉宣帝对刘贺却不太放心,他特意指示山阳郡守留意刘贺的动静,山阳郡守也会分条禀奏刘贺的平日行为给汉宣帝。

据山阳郡守张敞所报,他在公元前67年五月到山阳任职之后,便开始了解故昌邑王刘贺的情况,刘贺还住在原来的宫中,有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妻妾十六人,儿子十一个,女儿十一个,平时里大门都是关着的,只有小门开放,但是也只有一个手脚干净的差役负责去街上采买。刘贺除了用做昌邑王时剩下的钱雇了一些小兵负责治安,并没有什么过格的行为。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刘贺身材高大,长得很黑,眼睛小,鼻子尖,胡须和眉毛很少,虽然才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但是由于有风湿病,走路已经有所不便了。看见张敞去来了,他竟然手里拿着木简小步赶出来拜见,头上还插着笔做的簪子,跟曾经的昌邑王已经完全判若两人了。用张敞的说法,刘贺的衣着、言谈、行为举止,看起来都显得有些白痴呆傻了。

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汉书.武五子传》

渐渐地,汉宣帝也觉得刘贺不足为虑了。于是,在公元前63年,29岁的刘贺被汉宣帝加封为海昏侯,封邑四千户,不过却要过上“背井离乡”的生活了。

五、海昏侯的传承

昌邑国的国都的位置在今山东省荷泽市的巨野县,而海昏侯国则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辖区内。除了去长安的那段时间以外,刘贺从出生起,就几乎一直生活在昌邑,却在此时被封去了豫章郡海昏县,想来也是有些不适的。不过,皇帝能给他封邑,也至少能体现一些他皇室子弟的身份了,他也没有理由不前往。

不过,远去海昏的刘贺生活却并非一帆风顺。几年后,他又被扬州刺史抓了一招之错,削去三千户封邑。公元前59年,做了四年海昏侯的刘贺去世,享年33岁。

刘贺死后,其子刘充国袭爵,结果一样不长寿,因死后无子,由刘贺另一子刘奉亲继任;很不幸的是,刘奉亲很快也死了,天不佑”海昏侯国“,汉宣帝顺应臣意,取消海昏侯国。

后来,汉元帝即位,才又重新分封刘贺的小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这一次海昏侯国才真正得以长期传承。除王莽篡汉时被短暂废除外,海昏侯国一直持续到东汉中叶,才被拆分为海昏、建昌两个县。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经文物部门考古调查,竟发现原来这座古墓的主人便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海昏侯墓留下的财富震惊了世人,至今海昏侯墓也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对研究西汉历史具有重大意义,海昏侯的传说还在继续。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水言水语

如果刘贺从来没有被征诏做皇帝,他的一生应该会安逸许多。他依然会贪玩,会任性,会有大臣劝谏,他依然会捂着耳朵走开,但是这一切都无伤大雅。他会如同西汉历史上众多平凡无奇的诸侯王一样,平平淡淡地过着富裕的生活,享受着绝大部分人无法享受的财富,至死方休。

但是,他的人生轨迹从汉昭帝死的那一刻便已经改变了,他没有打好皇帝”这副牌“,或者说他根本就不会玩,皇帝”这副牌“对于他来说太难了,他也把皇帝想像得太简单了。汉文帝做了皇帝,每次上朝要“目送”周勃下朝;汉宣帝做了皇帝,与霍光同车,有如”芒刺在背“;而刘贺做了皇帝,我们能记住最多的却只有27和1127这两个数字。

很多时候,人生就是如此,当你以为机会来临的时候,噩运可能也随之而来;当你觉得不幸的时候,也许你已经躲过了更大的不幸。刘贺虽然背负了很多骂名,但是他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那一位皇族子弟,也是最为当代中国人所熟知的一位侯爵。

海昏侯刘贺,“高光”留在了那27天,跌宕起伏才是他的人生写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