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公元1402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结束,朱棣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而在位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则至此下落不明。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关于朱允炆的下落,《明史》给出了“帝不知所踪”这么一句匪夷所思的记载,可正是由于这句记载,才让朱允炆的下落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悬案之一。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他是死在了当年南京皇宫里的那场大火,还是趁乱逃出了皇宫?如果侥幸逃出皇宫,那么他是远渡重洋去了异国他乡,还是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寺庙落发为僧常伴青灯,了此残生?谁也不知道。

当然了,笔者也不知道,不仅笔者不知道,朱棣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不重要,朱棣不知道那么他就有点寝食难安了。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毕竟,朱棣的皇位是从朱允炆的手里夺来的,所以朱棣上台后,用尽一切办法在寻找朱允炆,不管他是死是活,朱棣都必须知道他这个侄子的结局。

那么朱棣最终找到朱允炆了吗?不知道,或者说史书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但是笔者今天想要从史书的一段内容中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段内容出自《明史》。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在谈这段内容之前,笔者想要介绍一个人,因为这个人将是下面笔者所要谈论的主角,这个人叫胡濙,建文二年进士出身,一生历仕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六帝七朝,是明初重臣,最终以89岁高龄于英宗天顺年间去世。

胡濙最初的官职是兵科给事中,这个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七品官,但这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官职,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具有监察与向皇帝谏言之责,也就是言官,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所以胡濙当初可以近距离接触建文帝,也就是说胡濙认识建文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么靖难之役后,胡濙成了永乐朝的大臣,朱棣虽然靠谋反而得了皇位,但对于归顺自己的前朝大臣,他还是能够量才使用,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给他们升职,胡濙就属于其中一员,然而从永乐五年起,胡濙却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呢?《明史》记载:

“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得到的任务就是寻找朱允炆,那么胡濙寻找朱允炆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胡濙在永乐五年开始出京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回朝,这中间过去了十六年,《明史》里还有一段内容没有记载,就是在永乐十七年的时候胡濙的母亲去世了,胡濙上奏朱棣想要回来为母亲守孝,守完孝之后再继续寻找朱允炆,可是朱棣坚决不同意,并给胡濙升职以此来安抚他,让他继续寻找。古代以孝治天下,朱棣宁愿违背孝道让天下人骂他都不允许胡濙回来,可见寻找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是最首要的事情。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好了,胡濙只能继续寻找朱允炆,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他紧急到宣府见朱棣,为何在宣府,朱棣那时候正北征北元,所以在宣府。当时朱棣已经睡下了,但是得知胡濙赶来,他急忙召胡濙见面,两人谈了什么不知道,但是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凌晨两点多,胡濙这才出来。

那么两人谈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记载来推测一下,后面的记载是,在胡濙没见朱棣之前,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于是朱棣才派了郑和等人下西洋,而等到胡濙回来后,所以疑问终于得以解决,郑和也不用再下西洋了。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所以,笔者这里可以大胆推测,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两人谈到凌晨两点,说明建文帝一定健在,否则对于一个死人,两人是没必要谈论这么久,又或者没必要谈论得这么急,也许胡濙亲自见到了建文帝,这对昔日君臣时隔多年再次相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感慨要抒发,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即建文帝失位已久,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野心再去与朱棣争夺皇位,建文帝希望胡濙能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朱棣,让朱棣不必再寻找自己,而当胡濙将这些话带给朱棣后,朱棣已经稳坐皇位多年,他当然认为朱允炆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但想起曾经的叔侄之情,内心也会唏嘘不已,在了解到朱允炆的近况后,他终于释怀了,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以上只是笔者的猜测,当然了,现实中建文帝究竟是不是真像笔者所推测的那样,谁也不知道,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