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五国即将伐齐的时候,大臣建议魏昭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齐闵王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惹怒了周边的五个国家,都对齐闵王耿耿于怀,于是打算联合起来,攻打齐国。

这个五个国家分别是燕、韩、赵、魏和秦国。就在这五个国家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亲齐的周最,已经闻到了战争硝烟的味道。周最知道,一旦这五个国家联盟成立,对齐国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在五国即将伐齐的时候,大臣建议魏昭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能够让齐国摆脱眼前的困境,周最知道,如果齐国和这个五个国家硬碰硬,那么灾难是毁灭性,不如去瓦解这个五个国家的联盟。那么,对于齐国而言,还有一线生机。

周最首先选择了魏国

当魏国的大臣,知道了

周最游说了魏昭王

,便很担心的对魏王说了自己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这名大臣说的道理,也是颇有见地的。

毕竟齐国当时已经惹起了公愤

,所以,在这个时候,倒向齐国,于情于理,魏国的做法,都是会站到诸侯国的对立面的。

所以,这名大臣的想法,还是引起了魏昭王的警觉。

这名大臣的想法是:秦国知道赵国害怕和齐国作战,但是,秦国又担心齐国和赵国联盟,所以,

秦国明智的做法,一定是会暗中帮助,并加强赵国的力量。

在五国即将伐齐的时候,大臣建议魏昭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秦知赵之难与齐战也,将恐齐、赵之合也,必阴劲之。)

但是,赵国也不是吃醋的,赵国也明白,首先和齐国开战的后果,对自己的国家造成的损失,一定是会很深重的。

赵国开战时有这个勇气的,但是赵国最担心的还是秦国,因为赵国担心,秦国并不是真心地和自己结盟,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倒向齐国。

(赵不敢战,恐秦不己收也,先合于齐。)

所以,但是,为了能够达到伐齐的这个共同目标,他们也是会慢慢地摒弃他们之间的嫌疑,暂时走到一起的。

如果魏国一旦听信了周最的话,和齐国结盟,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因为齐国的原因,

没有人会站出来在诸侯国面前,替您说话了,这时一件很被动的,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么做,是一件愚不可及的做法。所以,魏王您是断然要拒绝的。

在五国即将伐齐的时候,大臣建议魏昭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秦、赵争齐,而王无人焉,不可)

所以,大王当前明智的做法,就是不

要让周最用巧言妙语所迷惑,来离间魏国,向齐国靠拢。

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之间排除了间隙,一同出兵攻打齐国,那么,魏国的局面,就会很被动。

在五国即将伐齐的时候,大臣建议魏昭王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王不去周最,合与收齐,而以兵之急则伐齐,无因事也。)

到了后来,在乐毅的带领下,果然将齐国打得只还剩下两座城池,即墨和莒,这是后话,所以说,这名大臣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参考文献:《战国策﹒东周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