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非汉族统治的朝代,它是蒙古帝国发展的产物。蒙古帝国通过东征西战,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在它所遇到的对手中,南宋可以说是其最难对付的,打了60多年它才彻底征服南宋。

这样一个令它感到棘手的国家,按理说它打败对手之后会有所报复。然而忽必烈非但没有刁难南宋皇帝,反而宽待了南宋皇帝,还让南宋原来统治地区保留原本的礼仪、文化。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对宋朝的名人遗迹进行保护,这一措施使得很多忠臣烈士祠庙得以保留下来。其中岳飞庙宇受到了元朝的特别关照,不但对庙宇进行了一番修缮,还要求地方官府去岳飞庙祭祀。可以说,岳飞在元朝时被追封的隆重程度远超南宋时期。对于岳飞的后人,元朝政府也予以了优待,给予了岳飞后人官职厚禄。
这样一位南宋抗金名将,为何会受到元朝的重视呢?元朝是征战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者对于那些有爱国热情的将领自然会看得较重。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自然不会像那种只追求稳定的王朝那样,对那些建立过功业的将领故意打压。南宋朝廷对岳飞这样的将领不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金对抗显然会伴随很大损失,为了减小可能的损失,统治者宁可向金求和,也不敢让这些有报国热情的将领上阵杀敌。
岳飞这个人物还是很具典型色彩的,他率领的岳家军抗金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他却落得被奸臣害死的悲惨结局,这样的将领更加让人替其感到惋惜。元朝对岳飞这个将领的看重程度,在其为岳飞编撰的史书上可以体现出来。元朝时编撰的宋史总共有225卷,岳飞父子的记载就占了一卷,由此可见岳飞父子在元朝统治者看来对南宋有多大的影响力。这样一位爱国将领,纵使是和其抗争多年的对手,也对其由衷佩服。像这种后来的朝代高度评价前朝的某位将领的事,历史上并不多见。
看似宋朝牵制了元朝那么久,元朝军队在征服南宋上损失也更多,但这正使得南宋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敬重。一个坚决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国家,相比还没开战就选择投降的国家更让人佩服。元朝史官在编撰的宋史中对岳飞父子满是赞叹,对宋高宗、秦桧杀害这样一位将领感到不平。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件事也有点讽刺意味。
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将领,对于外族入侵深恶痛绝。元朝占据了南宋的领土,这样的事显然不是他能接受的,如果岳飞还活着,受到敌人的褒奖,他自然对此不屑。不过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南宋统治者统治昏庸,落得被元朝打败的结局情有可原。纵使南宋有再多像岳飞这样的将领,没有稳固的后援支持,对抗外来入侵者也有其心而无其力。岳飞没有受到南宋朝廷的重视,反而被敌人看得很重,这似乎也是元朝对南宋的一种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