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张宗昌,奉系军阀,他作为一名山东人,势力主要也盘踞在山东,一般人在有权势之后都会为家乡做贡献,张宗昌却并非一般人,也就不走寻常路,他不仅不对家乡建设,反而变本加厉的横征暴敛,巧立名目之下,各种捐税种类多达50余种,在这样的酷政之下,山东人们承蒙这位奉系军阀的“照顾”,对张宗昌敢怒不敢言,于是,民间给张宗昌起了不少绰号,例如:“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贬义。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今天咱们主要说说“狗肉将军”这个绰号,探讨一下它的来历。其实这样的绰号,折射出的是当时山东民间对张宗昌的态度,即便不知其所以然,也可以在字面意思中感受到群众对张宗昌的不满。而“狗肉将军”的出处自然也不会有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着几种由来,具体来自哪里并不确切,且与好朋友们做一个分享,抛砖引玉。

张宗昌儿时生活所迫

据说,张宗昌小时候日子比较难,经常食不果腹,由于张宗昌个子生得比同龄人高大,小时候的张宗昌就已经具备了搏击的力量资本,加上他的胆子也不小,在饥饿的促使之下,张宗昌经常带着一个枣木棍,去寻找当地的野狗,通过与流浪狗“厮杀”的方式,来换取以狗肉为食的机会。

此事说来波澜不惊,其实极为凶险。张宗昌毕竟年纪还小,依靠木棍杀流浪狗,需要极大的勇气,更何况他当时屠宰的流浪狗可不是一般的宠物狗,而是经常游荡在乱坟岗的流浪狗,这种流浪狗因为饥饿什么都会吃,多数都双眼通红,包含了猛烈的杀气。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张宗昌与这样的恶犬搏斗,并以恶犬为食,每一次搏杀都是拼命,也正是因为他这段打狗吃肉的经历,有人说“狗肉将军”的称呼正是来自于此。

张宗昌与“狗”结了梁子

张宗昌在山东期间,有过一次阅兵,这一次阅兵张宗昌盯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张宗昌部匪气太重,让奉系其他军阀不满意,在各方的压力下,张作霖也有心遣散张宗昌部,派人到张宗昌部视察,检查的标准很高。

在这次重要的阅兵当中,据说有一条狗搅了张宗昌的局。张宗昌当时骑着他的高头大马,在军队之前正春风得意之时,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条凶恶的流浪狗,不顾左右众人,独独奔张宗昌而去,飞身跃起撕咬之时,张宗昌抬脚踢去,在这个混乱的过程中,张宗昌的军靴被咬破,十分狼狈。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张宗昌恼羞成怒,将罪责怪到了卫兵身上,在责骂之后,张宗昌于次日下令,全城捕杀流浪狗,供部队食用。

在济南的大街小巷,张宗昌的军人开始四处捕杀流浪狗,场面血腥、滑稽、荒唐。有人说张宗昌的绰号“狗肉将军”正是由此而来。

张宗昌推牌九

这一说法的根据是,广州对推牌九一事称为“吃狗肉”,而张宗昌被称为狗肉将军正是因为他喜欢推牌九。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这一说法可信性最低,毕竟张宗昌在山东,他更喜欢的是打麻将,而不是广州的推牌九。不过,仍将此种说法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

张宗昌的为人

张宗昌的为人,并不值得称道,他的很多事情都让百姓深受其害,甚至国家利益都因为他蒙受了损失。

无论是他的荒淫掳掠,还是对工人的血腥镇压;无论是他巧立名目弄得民不聊生,还是他卖国求荣的一系列行径。对于张宗昌的所作所为,用上一句“罄竹难书”绝不为过。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正是因为张宗昌的劣迹斑斑,引得山东百姓民怨沸腾,正因为如此,张宗昌在民间贬义的绰号才层出不穷。

在民间有一句话流传深广,“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着张督办;也有蒜,也有姜,锅里煮着张宗昌。”这样一句俗话,把张宗昌和烹饪联系到了一起,也正是这样的说法,把张宗昌比喻为了一道食材,什么食材呢?或许就是暗指“狗肉”吧。

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何被称为“狗肉将军”?一句谚语反映真实原因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张宗昌的为人在百姓心中地位极低,大有“烹其人,啖其肉”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谚语与狗有关,“狗不上灶头。”意思为狗肉低贱,上不了台面。也有说法是狗肉上不了筵席。因此,称呼张宗昌“狗肉将军”,也许正是因为民间对张宗昌的不认可,认为他根本上不了台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