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作者:璐透社online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整个现代航母制造产业链至少需要数十亿资金,五六百万名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也就是说只有完成现代工业化,人口上亿的国家理论上才有能力养得起,造得起航母——璐透社

他带着2000万美元现金,扛着五箱二锅头奔赴乌克兰,买下了下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

他胸怀远大远见卓识,一生有起有伏,能担常人所不能担之大任,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大难。

他就是传奇商人徐增平。

你或许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他的传奇,贯穿了中国三十年的风云往事。

1

瓦良格号

1991年底,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轰然倒塌。

而当时前苏联尚未完工的两艘航母,都悉数停靠在乌克兰造船厂,当中就有一艘,是日后上演偷天换日般精彩大戏的瓦良格号。

那会痛失前苏联庇护的乌克兰可谓内外交困,一穷二白,哪有钱养得起这么大一艘航母哪?

只得挥泪大甩卖。

哎但这卖航母又不是卖萝卜白菜,这种大国重器实在太敏感了,有多少双眼镜都盯着它,为了以防惹火上身。

乌克兰干脆宣布:咱这航母只卖给个人,不卖给国家。

而这,也成了徐增平的天赐良机。

这徐增平是谁?

他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弄潮儿。

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他家乡青岛门前,就是100多年前甲午海战之地。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那场战争中,清廷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数百名将士命丧万里深海,千万中国人的海洋大国之梦也被砸得支离破碎。

而生于这片风云之地的徐增平,17岁时就怀着满腔赤诚加入了部队,一呆就是14年。

退伍后徐增平撞上了改革开放,他果断下海经商,短短数年时间就在香港博得了自己人生第一桶金。

他本可如日后所有风光无限的资本大佬一样,成就一方巨富。

但徐增平一颗赤诚初心始终不变,总想着要为国为民做些什么。

所以当他听闻国家想要买瓦良格号,兴奋得两眼放光。

但是一个中国小商人想要千里迢迢跑去买人家大国重器谈何容易?当时乌克兰对所有航母买家们,开出四个极其苛刻的条件。

非但要你提供5000万美金存款作保证,还得向乌克兰证明你买这航母不是用于啥军事用途,最后你买人家航母还得获得国家批准。

这为了掩人耳目,徐增平干脆先去澳门注册了家娱乐公司,宣称要把瓦良格号改成世界最大的海上赌场酒店,又走通种种关系满足乌克兰其他要求,等这些事做完,他已经花了600万港元。

要知道这笔钱当时要拿来炒房炒股那早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徐增平依旧义无反顾。

1998年大年初一,他辞别父母远赴乌克兰,正式开启购买谈判。

可他一个平头老百姓,到人乌克兰地盘上,人生地不熟,也不会乌克兰语,这生意咋谈哪?

这时候山东汉子徐增平就拿出了山东老爷们的执拗劲,他足足带了50瓶二锅头,“话不多说,都在酒里了,干!”

这一瓶瓶酒灌下肚,徐增平终于把买航母的事儿谈了下来。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然而徐增平前脚刚准备付钱,后脚乌克兰却临阵变卦,说原来的约定不算数了,瓦良格号将要公开拍卖,价高者得!

徐增平顿时气愤不已,他自己都万念俱灰了,可这人算不如天算。

尽管拍卖会当天各国势力云集,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比徐增平出价更高。

其中内情今日我们无从知晓,但或许是因为别国商人买航母只是为了赚钱盈利,计较成本,但惟有徐增平,是为了浩瀚报国之志而来,愿意不惜一切吧。

这艘航母,从一开始就注定属于中国人!

2

变故

徐增平最终以2000万美元价格拍下瓦良格。

但谁曾想他刚交完保证金,香港金融危机就突然降临,当时大批港企损失惨重,徐增平的公司自然也难以幸免。

最难的是,公司好几年都发不出工资,公司就只剩下三四个人。

他穷尽半生心血创下的基业,短短几年就已摇摇欲坠。

可徐增平不愿就此放弃,他一边稳住公司救活自己,另一边到处奔走筹钱,甚至不惜把自己公司的股份都抵押了出去。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他担心夜长梦多,抓紧时间要把瓦良格号拖回去。

可没想到,正在他交完尾款,欣喜若狂时,又突然出现了变数。

1999年,瓦良格号正式启程前往中国,原计划路程大概需要60天。 然而三天之后,瓦良格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到土耳其的种种阻拦,找了各种原因把航母扣留了。

不仅如此,土耳其还狮子大开口,“你想过去,先给我10亿过路费。”

此时徐增平几乎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深陷绝境。

他知道仅凭他一名商人的力量与土耳其一个国家进行谈判比登天还难。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只有向自己的国家求助才可能取得成功。

而也就在此时,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厂长等无数默默无闻的中国人站了出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经过一年半的交涉,土耳其终于勉强同意放行。在海上漂泊四年的瓦良格号,终于在2002年抵达了辽宁大连。

为了买航母,徐增平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2亿美元,公司早已濒临破产。

于是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徐增平宣布破产,以不违背契约的方式,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让瓦良格号到了国家手里。

此后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中国瓦良格号的基础上,改造成了我们如今的辽宁舰。

3

种子

徐增平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为我们换来了一条崭新的航母,这艘来自千里之外的海上雄狮成了中国海洋梦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角。

它非但让我们学习到宝贵的技术经验,为我们国家研发航母的时间提前了20年,还为咱们科研开发节约了200亿人民币经费。

它就像一颗种子,给中国人的大海,带去了春暖花开。

当然,中国人的航母能真正驰骋海洋,还是离不开咱们国家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支撑,

偷天换日买航母,辽宁舰背后的故事,破产为国买航母的港商徐增平

啥意思,整个现代航母制造产业链至少需要数十亿资金,五六百万名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也就是说只有完成现代工业化,人口上亿的国家理论上才有能力养得起,造得起航母。

这绝不是开玩笑,当年泰国也曾花重金买过航母,但他压根没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实力,来维系航母的各种维修开发,最终只能让航母沦为卖票供游客观赏的景点。

那么,当年那个为了航母赌上全部身家的徐增平,现在怎么样了?

他的事业已经再次腾飞。2011年,徐增平还给清华大学捐赠了2亿元,用于人才培养,多年过去他已双鬓斑白,渐渐淡出众人视野。

不过咱们第二艘航母,恰恰就是以他的家乡,山东命名的,这或许,也是历史的一抹印记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