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作者:清芷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人,贾演过世后,其子贾代化世袭官爵,贾代化生有两子,长子贾敷年幼夭亡,于是次子贾敬世袭官爵,贾敬也生有一子,即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贾珍。

(一)天上掉下的馅儿饼

贾敬每日只热衷于求仙访道,烧丹炼汞,其余的事情一概不放在心上,甚至于连家都不会,常年居住在城外的道观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敬的官也不做了,世袭的官爵都由其子贾珍世袭。贾珍不仅世袭了“三品爵威烈将军”的爵位,而且还是贾家整个大家族的族长,可谓位高权重。

贾珍如今所拥有的荣耀和地位,不是通过能力和品德竞争而来,而是由他的出身决定的。但是能力和品德这两样东西,对于贾珍来说至关重要。贾珍的能力会影响着他能否带领整个家族更加兴旺发达,而贾珍的德行,则会影响着他是否会将整个家族拉入深渊。事实证明,贾家的覆灭,与贾珍的德不配位脱不开干系,当真如古人所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由于贾敬两耳不闻府中事,一心只想练仙丹,于是乎,宁国府彻底由贾珍来掌控。没有了父亲的管制,贾珍即便将宁国府翻过来,也没有人敢管他。缺乏了必要的约束和管制,贾珍变得越发的荒淫无道,肆无忌惮。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二)不顾纲常、不顾法度的禽兽

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的故事,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作者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回的删减,更是让读者们对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的故事浮想联翩。

第十三回,秦可卿突然去世,虽然前文有说秦可卿生病的事,但文中“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还是为秦可卿去世一事增添了不少的疑点。而接下来,公公贾珍的一系列举动,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秦可卿的丧事,贾珍办得极为奢华隆重。贾珍对帮忙协理丧事的凤姐说:“爱怎样就怎样,别存心为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秦可卿所用棺木不合规仪,但是面对贾政的劝说,贾珍根本听不进去,一副恨不得代替秦可卿去死的架势。贾珍不惜花费一千二百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一个五品的龙禁卫官职,目的只是为了可以使秦可卿的身份更加风光。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悲痛不已,哭得如泪人一般。即便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也没有如此表现。贾珍的反常举动,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焦大的那一席话:“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除了秦可卿外,贾珍的黑手还伸向了其妻妹——尤二姐和尤三姐。虽说尤氏与尤二姐、尤三姐并不是亲姐妹,但是在名义上,贾珍依旧是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姐夫。不过,对于早已不顾伦理纲常的贾珍来说,就算是亲妻妹又如何?这一次,贾珍不但自己放荡玩乐,还带着儿子贾蓉加入其中。文中,作者用“聚麀之诮”一词来描述贾珍和贾蓉,这个成语的出现,使得贾珍和贾蓉父子二人不顾纲常,不顾法度的禽兽嘴脸跃然纸上。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氛围的影响下,自然也就有了柳湘莲那句“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评价了。可见,宁国府的淫乱不堪,早已人尽皆知。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三)胡作非为

贾敬去世,贾珍正处在热孝之中,可即便如此,贾珍也没有闲着。贾珍一面与尤二姐和尤三姐调情玩乐,一面带领儿子以及一群子侄辈的人以练习射箭为名,聚赌嫖娼,夜夜玩乐。贾珍的恶劣品行当真让人瞠目结舌。

贾珍世袭祖上用命博来的官爵,担任家族一族之长之位,本该在其位,尽其责,努力管理家族,振兴家业,精心培育后辈,为贾家培育优秀人才,为贾家的兴盛发达贡献其应尽的职责和力量。然而,贾珍并没有如此行事。贾珍没有尽其义务,而是一味地享受着身份和地位带给他的荣耀和权力,纵情享乐,肆意挥霍,胡作非为。

贾珍除了在府内吃喝玩乐,纵欲淫乱。在府外,也是耀武扬威,徇私枉法,罔顾法度。在品德方面,贾珍属于“严重不及格”。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致使贾家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倘若只归咎于贾珍一人,自然不妥,但是贾珍作为贾家的族长,一定是难辞其咎。

贾珍作为贾家的一族之长,宁国府的当家掌舵之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收敛性情,重视品德修养的必要性;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受到族规家法约束的必要性;从来没有意识到德要配位的必要性。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贾珍德不配位,最终灾殃降临。

故事的最后,贾家败落了,贾珍也被革去世职,抄家流放。德不配位的荣华富贵,终将成为了过眼云烟。

读《红楼梦》:老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