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岳飞,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少时刻苦好学,天资敏悟,尤好《左氏春秋》和孙子、吴起《兵法》。生有神力,还未满二十岁就能操拿300斤的弓剑,他还勤习武艺。后来他也用实力证明了他是天生的武将,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但是,这位武将的死并非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效忠的皇帝手中。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绍兴三年(1133),宋高宗赵构还亲自书写“精忠岳飞”,并制成战旗赐予岳飞,奖励他立下的战功和对朝廷的忠心。而八年后却一纸诏书将岳飞赐死。在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宋高宗对岳飞恨之入骨而除掉他。下面让我们从几个事件来探究。

靖康二年(1127)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靖康之变”。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第二件是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逃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南宋政权刚刚建立,还极其的不稳定。外有金兵虎视眈眈,内有游寇盗匪,极大地威胁着南宋的统治。斟酌再三后,宋高宗赵构不得不违背“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开始笼络重用武将。武艺精湛,兵法贯通的岳飞也在这一年得以崭露头角,担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时年24岁。

岳飞新官上任又满怀着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志向,却忘了自己现也只是一个低级军官,越级向皇帝上书,内容大概是希望赵构“还都开封”“亲征金军,收复失地”。这让一直忧于金兵虎视眈眈,并且才从金兵铁骑下逃生出来还心神未定的赵构非常气愤。更何况赵构虽开始笼络武将,但对文官却更予以重用。所以,结果可想而知,赵构没有理会岳飞的请求,反而以“越职”为由,削去了岳飞的军职。这也是岳飞第一次得罪赵构。

到了建炎四年(1130)春天,金兵北撤,他们错过了消灭南宋政权的最佳时机。宋高宗赵构利用这次宝贵的喘息机会,下力平息国内几股叛乱、割据巨患,稳定政权,渡过了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岳飞也因得到张浚的推荐和重用,又得以在战场上屡次立功。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张浚像

绍兴三年(1133),岳飞奉命镇压了江西吉安和赣州的农民起义军,赵构非常高兴,心情一好,亲笔书写了“精忠岳飞”四字赐给岳飞,并提拔他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据史书记载,当时皇帝赵构相当喜悦,还很亲切地与岳飞交谈:“你觉得天下什么时候可以太平?”岳飞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就可以天下太平。”赵构十分震惊一介武夫能有如此见解,同时也对岳飞高看许多。此后岳飞不断得到加官进爵,一路封到远军节度使,君臣关系似乎达到了融洽的地步。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绍兴七年(1137),这君臣关系再一次僵化。已经当上太尉的岳飞多次与赵构谈论“收复北方失地”的事,可怎料本来还野心勃勃的赵构却突然变了脸,他已经打算派秦桧与金军谈判,准备议和。这让岳飞怎么接受得了,他见劝说不了赵构,便与张浚“商议迁军之事”,可是连皇上都改变注意了,这样的行为也让岳飞受到猜忌,再次被解除兵权。岳飞一怒之下,以“为母守孝”为名离开本军回了庐山。这无疑是再一次挑战君权,这时候一心只想议和的赵构对主战的岳飞可以说是非常的不满了,但说到底岳飞也是对南宋忠心耿耿且颇被倚重的军事大臣,最后赵构不得不“数次下诏”劝岳飞返朝。

返朝后的岳飞依旧一如既往地劝赵构早日出兵北上,收复失地,赵构依旧不答应,引用太祖的话“犯吾法者,惟有剑耳”以示警告后就派岳飞驻兵江州,非传召不得回京。

绍兴九年(1139),赵构又与金国议和,金国归还了南宋河南、陕西等地,赵构以为和议的事已成定局,从此天下太平了。但是,岳飞却认为金人不可信,并上书不赞同赵构对金国的投降行径,公然和皇帝唱起了反调。也是从这开始,赵构和秦桧对岳飞切齿痛恨,默默酝酿着除掉岳飞的阴谋。

绍兴十年(1140),不出岳飞所料,金人把和议撕毁,再次南侵。岳飞义无反顾率军奔赴抗金前线,大败金军。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在连战连胜的大好形势下,岳飞上表赵构,提出安排各路人马继续北上抗击金军的请求。很可笑的是,对于已经完全不想再尝试进行北伐,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偏安东南,如何安心享乐的赵构来说,这个请求并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下令让岳飞击退金军南侵,保住这半壁江山即可。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搬师回朝。岳飞接到金牌后,流泪感叹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赵构以犒赏军功为借口,把张浚、韩世忠和岳飞召到临安,分别任命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看似是升官,实则是撤了他们的兵权。紧接着,一连串弹劾岳飞的奏折接涌不断。八月,岳飞被罢免官职。九月,秦桧收买岳飞部将王俊和王贵,诬告岳飞谋反,让其锒铛入狱。同时,赵构与金国的议和事项也在进行中,十一月,南宋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接受了宋向金称臣,割地和每年纳贡的屈辱条约。

在协议中,金国还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杀了岳飞。可见岳飞对于金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绍兴十一年(1141)十二月,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以毒酒赐死岳飞,把张宪和岳云斩首。

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被害,戎马一生,他一直都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为己任,战场上的他是所向披靡的英雄!但他缺少心计,倔强、耿直的性格,注定了官场上的他会被淘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不幸的是生在了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效忠的是一个主和的皇帝。一代名将最终死于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上,其实,诚如秦桧所说: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是否成立并不重要,‘此乃上意也’。当宋和金达成协议的那一刻,作为武将,岳飞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