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祥举:山东的抗战——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作者:孔祥举

孔祥举:山东的抗战——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一、抗日电影引发爱国热潮

2021年11月19日,上映的抗日电影《铁道英雄》,影帝范伟饰演的鲁西南地区老王头,他身上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让观众留下了热泪。

电影《铁道英雄》中,被日寇发现老王原来就是潜伏在敌后的抗日人员。面对日寇的询问,王老反而彻底放松,用一口标准的枣庄话笑着怒怼日寇:“明明是畜生装什么人,小偷让主人讲故事,呸,不要脸!”。最后在日本鬼子五花大绑下,老王头被日寇残忍地杀害。

自古以来,山东人以为人仗义、忠君爱国而著称。在1931年日军侵华后,“不愿做亡国奴”的鲁西南地区老百姓,揭竿而起,跟随八路军奋勇抗日的大无畏精神,更加令人钦佩。

真实的历史是,二战时期,1937年10月3日,日军侵入山东。1938年6月起,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各地起义武装使用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番号,分别在鲁中、鲁西、鲁南、胶东、清河等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之下,山东八路军屡战屡胜,挫败了日本侵华的阴险企图。

孔祥举:山东的抗战——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二、山东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被日寇觊觎

山东省是北方第一经济大省,全国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地区南北跨度大,兼具南北特色,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是连接世界重要的窗口。

山东省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山东土地肥沃,沃野千里,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仓,以及重要的蔬菜基地,还是影响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家乡。

更为关键的是山东地区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一衣带水,近在咫尺。富庶的齐鲁大地,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第一个诸侯国,其高度发达的经济,闻名于世的华夏文明,山东还是四大菜系鲁菜的发源地,山东鲁菜闻名世界,是世界美食之首......这些璀璨夺目的成就,早就让蛮夷之地倭寇国,看得眼馋不已。

早在明朝之后,日寇就对中华山东垂涎三尺,日本的海贼经常骚扰山东沿海地区,几百年来,日本倭寇分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欲将山东吃到自己的肚子里,还将山东当成侵华的沿海跳板。到了清朝末年,看到清朝国力衰弱,此时日本人想要得到山东的心情,可以说是,像饿狼扑食一样急切。

近代以来,第一次世界结束后的1919年,日本眼馋山东青岛,怂恿列强给自己撑腰,狡猾得到欧洲的支持,陈独秀气愤地宣言: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孔祥举:山东的抗战——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三、一寸山河一寸血,山东抗日震撼世界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各抗日力量团结起来,为了救亡图存抛头颅洒热血。

1937年8月13日,日军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上海地区拼死抵抗,损失惨重,三个月后全面占领上海。日军攻陷了上海后,更加横行霸道,危害内陆。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年是中国最悲痛的一年,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最黑暗的时刻。此时的日军无法无天,想要打通津浦线,经过郑州南下,占领武汉,以至于控制整个大中国。

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救亡图存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具有忠孝仁义、具有担当精神的山东抗日阵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抗日之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山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忠君爱国,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中国东部的山东主战场,八路军在敌后给予了日军有力一击,同样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也是积极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3月16日,举世闻名的血战台儿庄战役来开了序幕。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津浦线的防御战。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中方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这场在齐鲁大地上进行的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同盟国,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忠厚、朴实的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击日本军国侵略者。山东省陆地面积仅仅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2%,抗日时期,山东战区歼灭日伪军51.3万余人,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歼敌总数的30%。

令人敬佩的抗战成绩背后却是,山东人民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山东地区被日寇杀害同胞89.5万。

孔祥举:山东的抗战——绝不能失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作者简介:孔祥举 , 民间英雄故事创作人,抗日民族英雄好汉故事讲述人,山东好汉故事讲述人,泰安市作协会员。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投稿邮箱:

顾问:朱鹰 、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