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在清朝开国拓疆的时期,有一位皇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二人为明臣仆,乃推尊烈王至此,当时神武英略,洵可知矣”,这位被尊为烈王的皇子因年龄居长、战功赫赫,受到清朝皇室的尊崇,即使执天下牛耳的摄政王多尔衮见了他也得下跪,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他一家独占三个,康熙评价他“忠冠当时,功昭后世”。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1、古英巴图鲁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的嫡福晋佟佳氏生下了第二子,取名为代善,也就在这一年,依靠岳父家十三副铠甲的资助,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然而,仅过了一年,代善的母亲佟佳氏便病逝了,当时努尔哈赤经常面临仇人的追杀,有一次努尔哈赤迫不得已,将代善三姐弟藏于板柜之下,才躲过一劫。

与兄长褚英相同,代善从小就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在战场上历练,在他16岁那一年跟随父兄征讨哈达、辉发、叶赫等部,论军功被封为贝勒。

不过,真正让代善崭露头角的是乌碣岩一战。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25岁的代善随叔父舒尔哈齐、兄长褚英前往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斐优城迎接归顺的策穆特赫部众,在返回建州途中却遭到乌拉部的伏击。代善所领建州兵只有三千余人,而敌方有万余,代善兄弟二人奋勇杀敌,对士兵们说:

“吾父素善征讨,今虽在家,吾二人领兵到此,尔众毋得愁惧。布占泰曾被我国擒捉,铁锁系颈,免死而主其国,年时未久,布占泰然是身,其性命从吾手中释出,岂天释之耶?尔勿以此兵为多,天助我国之威,吾父英名夙著,此战必胜。”

最终,代善兄弟二人击败乌拉部士兵,斩敌三千余人,生擒常柱父子及其弟胡里布贝勒三人,代善甚至还斩杀了乌拉部的大将博果铎,这位博果铎正是皇太极的岳父(注:博果铎的女儿乌拉那拉氏是皇太极的继妃,即豪格的生母),此战,代善被父亲努尔哈赤赐予“古英巴图鲁”的美号。

“古英”意为“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即是勇士之意,这个封号,有清一代,为代善所独有。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2、授位皇嗣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代善等众兄弟与五大臣因不满褚英的欺凌虐待,联合向努尔哈赤上告,为了维护团结的建州,努尔哈赤经过三年的思想斗争,最终将长子褚英幽杀。

褚英被杀后,代善成为努尔哈赤最年长的儿子,因战功卓著,又手握两红旗,被父亲努尔哈赤委任代政,称:“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实际上是确立了代善的太子地位。

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建都赫图阿拉,定年号为天命,同时,努尔哈赤还封了四个子侄为和硕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与皇太极,代善居首被称为大贝勒。

天命四年(1619年),努尔哈赤发兵攻打叶赫东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兄弟则进攻叶赫西城。西城贝勒布扬古听闻东城被攻破,便产生了归降的念头,不过代善得发誓不杀害自己,布扬古是代善的妻弟(小舅子),于是代善便与布扬古一起盟誓。

然而,努尔哈赤仍下令将布扬古缢杀,由此,便听到了那句被我们所熟知的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3、扑朔迷离的天命五年

天命五年(1620年)对代善来说是极具灾难性的一年,这一年,38岁的代善遭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被废掉了太子之位。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在三四月份,后金从界藩城迁居萨尔浒,努尔哈赤给各贝勒指定了修建府邸的宅地,代善看到儿子岳托(代善长子)的宅地比自己的要好,于是便想要霸占。

其次,在这一年的九月份,发生了硕托叛逃事件。

硕托是代善的次子,与岳托都是代善原配李佳氏所生,但是李佳氏死得早,代善便宠爱继福晋叶赫那拉氏以及叶赫那拉氏所生的儿子,硕托兄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许是不堪忍受父亲的虐待,硕托才来了一次突然失踪。

当硕托被证实并无叛逃明军之心,代善却不依不饶,三番两次请求将儿子硕托斩杀,却遭到了努尔哈赤的拒绝。

经过调查,原来是代善对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所生的儿子偏心,待儿子岳托、硕托不好,努尔哈赤便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努尔哈赤让代善与儿子岳托、硕托分家,并公开废黜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为了表示悔过,代善回家便将妻子(继福晋叶赫那拉氏)给杀掉了,由此,代善才仍位居四大贝勒之首。

最后,这一年还发生了大妃事件。

努尔哈赤身边有个小妾叫德因泽,告发大贝勒代善与大妃阿巴亥(努尔哈赤第四任大福晋)关系暧昧不清。比如说阿巴亥曾亲自做饭送给代善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代善眉来眼去,并且还在深夜出入大贝勒的府邸。

经过调查确有此事,但家丑不可外扬,努尔哈赤便以私藏金帛的罪名将阿巴亥给休弃了,经此一事,代善在父亲努尔哈赤心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代善被废掉太子之位,与此事也有一定关联。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4、拥立之功

天命十一年八月,天命汗努尔哈赤病逝,随后,在汗位争夺战中,皇太极胜出,成为新的后金大汗,改元天聪。

其实,当时有实力争夺汗位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代善,另一个就是皇太极。

代善在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年龄居长,军功显赫,又领有两红旗,实力最强,还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如岳托、硕托、萨哈廉等。此外,褚英被处死后,他的长子杜度受到努尔哈赤重用,成为镶白旗主,杜度也一直唯叔叔代善马首是瞻,可见,代善占据了继承汗位的最佳时机。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关键时刻,不知为何,代善却放弃了登上汗位的机会,拱手让给了皇太极。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代善虽然功勋卓著,但也有不少黑历史。比如说虐待儿子,杀死妻子,与大妃阿巴亥私通等等,这些都对代善声誉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以致他被父亲废黜了太子之位。

第二,代善集团内部有分化。按理说关键时刻,儿子应义无反顾地支持父亲才对。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岳托与弟弟萨哈廉竟然劝说父亲代善支持皇太极继位,就连亲生儿子都不支持自己,代善当然底气不足了,内部不团结,争夺汗位的机会不大。

第三,与代善的年龄、性格有关。此时,代善已经是44岁的中老年人了,即将进入老年阶段,少了年轻时期的奋勇向前的激情,再加上他本人性格有些柔弱,不是汗位的最佳人选,因此才放弃争夺汗位。

随后,代善向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以及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硕托、豪格等提议,由四贝勒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八和硕贝勒推举的方式产生了新任大汗,即天聪汗皇太极。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5、一门三铁

皇太极继位后,为了突显自己独尊地位,收拢皇权,不断打击以代善为首的其他三大贝勒,重用多尔衮等青年将领,虽然受到压制,但代善仍然在1635年劝进皇太极称帝:“代善誓告天地,自今以后,若不克守忠贞,殚心竭力,而言与行违,又或如莽古尔泰、德格类谋逆作乱者,天地谴之,让代善不得善终。”

1636年4月,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国,改元崇德,国号大清。随后,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代善之子岳托被封为和硕成亲王,诏世袭罔替。

岳托原本有拥立皇太极之功,本身又是军功赫赫,被封为和硕成亲王无可非议,但其性格耿直,一些做法引起了皇太极的不满。比如说哈达公主莽古济被皇太极所猜忌,莽古济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岳托,一个嫁给了豪格,哈达公主身败名裂后,为了表忠心,豪格毫不犹豫将妻子给杀了,但岳托却没有任何表示,后来,岳托被贬为贝勒。

崇德四年正月初九,岳托因患天花病逝于济南,皇太极念其功劳,将其追封为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特令为岳托刻碑记功,乾隆四十三年,岳托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克勤郡王爵位世袭罔替,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在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还有一位郡王爵,那就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和硕颖毅亲王萨哈廉的儿子(次子),母亲为萨哈廉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贝勒布占泰之女)。顺治元年,勒克德浑受兄长阿达里牵连被罢黜宗室,不过随后即恢复宗籍,并加封多罗贝勒。

从顺治二年开始,勒克德浑被授予平南大将军,平定江浙、湖广等地,擒拿南明重臣何腾蛟,为清廷入主中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晋封为顺承郡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宗室青年战将却于顺治九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不过,勒克德浑的这个爵位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这样,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礼烈亲王代善、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代善,一门独占三员,堪称清朝最显赫的宗室了。

清朝最豪横的王爷,八大铁帽子王占了仨,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

子辰说:

和硕礼烈亲王代善,几十年披坚执锐,戮力疆场,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还有两次拥立之功,对清朝初年的政治稳定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就这样一个赫赫有名,被清朝皇室所尊崇的大清第一王爷,就连多尔衮见了也得下跪,不得不叫一声:大哥。就如康熙所言,代善可谓是“忠冠当时,功昭后世”。

参考资料:《清史稿》《满洲实录》《太祖实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