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是罗贯中故意打击报复,有周家的家谱为证!

周柏泉先生是汉末名将周瑜的后人,他始终致力于研究祖上传下来的家谱,想要证明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就是三国周瑜的直系后裔。

近日,周先生在江西地区找到一份《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根据这份家谱的源流,周先生已证实了南京周氏的确是周瑜的嫡系后裔。更让他欣喜的是,在这部家谱中,还收录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周瑜之所以在小说中形象不佳,完全是因为罗贯中有意报复。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是罗贯中故意打击报复,有周家的家谱为证!

两人并未出生在同一个时代,连面都没有见过,何来报复之说呢?

今天,我们且来看看周先生的说法。

根据周先生珍藏的《锡山周氏大统宗谱》中的记载,历史上的周瑜与《三国志》里的记载如出一辙,是一位兼备文韬武略的不世奇才。从年龄上来看,孔明比周瑜小六岁。在赤壁战场上,所有战略均是由周瑜提出的,包括我们熟悉的火攻计和草船借箭,均是都督的功劳,并无诸葛亮的参与。

根据史料的记载,周瑜的确是一位大器的将领,而且,他的气度足以使他名列“三国四大美男子”之首。苏轼的《念奴娇》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周瑜的雄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过,正史中并无“火烧赤壁”,严格来说是“火烧乌林”才对,而且,极有可能是曹军因瘟疫自毁战船撤退。而且,“草船借箭”的桥段也未必发生过,这些有很大概率是作者的艺术发挥。因此,周先生称周瑜制定了一系列赤壁计划的说法,笔者持保留意见,至少,在更多的考古证物出土之前我们无法证明这一点。但若单以小说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确很难揣测出罗贯中先生的意图。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是罗贯中故意打击报复,有周家的家谱为证!

周瑜明明是一位能力、风度兼备的将帅,为什么要在小说中将他描绘成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甚至,因为孔明的一些小套路生气乃至暴毙呢?

根据周先生的说法,其实,这完全是一桩“千古奇冤”,就像是施耐庵先生诋毁武植一样,必须要翻案。正史中的出入,已足以说明罗贯中先生对周瑜的描述属不实记载。从乌东周氏族谱所记载的信息来看,周瑜之死源于曹仁之间的一场决战,这场决战发生于南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

在战争中,周瑜不幸身中毒箭。不过,周瑜并没有立即暴毙,而是在回国一年后过世的,久治不愈的箭伤最终引发了并发症使周瑜病故。显然,这里与小说中的说法存在较大的区别。按照小说中的说法,周瑜陷入了诸葛亮布下的一系列“套路”中,最后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中吐血而亡。

仔细想来,小说中周瑜之死是毫无依据的,因为,当时的周瑜正值人生巅峰,而且,以他的气度根本不可能在这些打击中沉沦。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是罗贯中故意打击报复,有周家的家谱为证!

根据乌东族谱,我们发现了罗贯中丑化周瑜的证据。

原来,周瑜与夫人育有二子,长子周循颇有乃父之风,奈何天妒英才周循早夭。次子周胤在其父死后继续效忠于东吴,可惜当时的周氏已因周瑜之死变得落没。在某次闲谈时周胤因为言辞不当得罪了孙权,被流放到庐陵郡,剥夺了官职和爵位。

失去了一切的周胤穷困潦倒,幸而当地一位姓罗的老员外赏识其才华,所以,将其召入门下纳为女婿。周、罗两家结亲后,代代联姻,两家的姻亲关系一直持续到元末明初,传到了周叙和罗贯中这一代。在那个年代,两人都以考取功名为己任,连年科举。

然而,罗贯中时运不济,连续考了几年都没上榜,可周叙却金榜题名,成功跻身仕途。无缘仕途的罗贯中和父亲一块在太原地区做生意,经常在酒馆茶楼里听三国故事。当时的人们,都习惯性地将蜀汉尊为正统,所以,蜀汉的历史经时人粉饰,已面目全非。

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原来是罗贯中故意打击报复,有周家的家谱为证!

罗贯中喜欢听戏曲,觉得三国是不错的小说题材,于是,便将所听的戏曲改编成书,写就了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因为自己没能金榜题名,可周叙却得偿所愿,出于嫉妒的罗贯中,干脆在书中诋毁周氏的祖先周瑜。真相大白,原来三国周瑜遭到诋毁竟因罗贯中的报复,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研究历史不能仅听一家之言,我们且将其当成一种可能性,待将来有更多证据后再行查证。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锡山周氏大统宗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