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件神器:长的有点像琵琶,里面装着火药铅丸,前面有一根铁管子,扣一下扳机火药铅丸就落进铁管子中对待发射,然后再扣动第二个扳机随之铅丸被射了出去。总共有28发,打完之后需要重新装填。

如今的我们看其描述可以发现这是清朝当时的火器,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件火器不仅是由中国人所造,并且其技术还领先于国外!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实际上,清朝自诩马上得天下,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清朝的女真是渔猎民族,不是游牧民族,在其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战争之中,是运用了大量的火器,才能够跟明朝抗衡,而非单靠骑兵,同时再加上明末时农民起义,才使得他们能够逐渐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并最终统一全国。

而清朝建立之后,也曾出现过火器天才,甚至还有人认为,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究竟是谁呢?

一、年幼沉迷于机械,参军后展露个人天赋

这个有可能让中国的武器领先世界的人物,名为戴梓。而要说起他的经历,就要从他的家庭说起。

戴梓之所以有可能成为让中国的武器领先世界的人物,就是因为他痴迷于武器的制作,并且还非常擅长。而有这样的爱好是因为他在朝廷当官的父亲,也同样的精通各种火器制造,耳濡目染之下,使得对于火器非常的痴迷。

然而,由于戴梓所处盛世,因此他的才能得不到重用。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戴梓等来了大显身手的时机。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1674年时三藩之乱全面爆发,日益严峻的局势使得臣民人心惶惶,但是戴梓却是非常兴奋,因为只有战争能够让他的才能得以展露。于是,当时的戴梓毅然决定参军。而由于戴梓也出身宦官世家,因此他得以作为康亲王账下幕僚随军出征。

若是认为戴梓只是个懂得制作武器的“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精于火器的他对于战争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康亲王的帐下,戴梓虽年纪较轻,但是他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让康亲王印象深刻,甚至一路征讨下来,戴梓成为了康亲王的心腹,并且在军中受到尊重!

而有了康亲王的信任,因此戴梓在军中也能够继续自己的机械研究,在参军的第二年便发明出了一只火器,名叫“二十八连珠火铳”。

令现代人都感到惊讶的是,戴梓发明的这支火器,竟然是一把半自动的连发火枪,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这样的武器,在那个时代这是非常惊人的,当时该技术就算在欧洲也是比较先进的,而需要知道的是,当时的戴梓还非常年轻!而戴梓的道路也未止步于此。

二、制火器灭他国威风,得皇帝器重

在后来战争胜利之后,在康亲王的举荐下,戴梓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见,并在交谈过后,由于康熙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能,授予他官职,并让他成为了皇帝的智囊团成员。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可以说,这是戴梓受皇帝器重的开始。并且,后来康熙还惊讶的发现,戴梓的才能不只在制造方面,他在领悟以及仿造方面的能力也非常的惊人。

当时由于荷兰海上贸易发达,而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也成了其交易的对象,当时的荷兰使者赠送了康熙一种结构精密的火铳,以炫耀荷兰的实力,同时也是对中国实力的一种考察,而康熙对荷兰使者倨傲的态度非常不满,因此他夸下海口,并暗中令戴梓加紧仿制。而正是从此开始,戴梓展露了他令人的仿制能力。

当时的戴梓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仿制出10支相同的火器,并且在荷兰机械师观察之后,竟发现戴梓所制火器更加的精密,一改之前倨傲的态度。在戴梓的努力下,使得取得了外交胜利的康熙皇帝龙颜大悦,而戴梓也逐渐成为了康熙的心腹谋臣。

此后,每有外国使者每带来机械,都会命戴梓进行仿造,而结果往往与前边荷兰的故事类似。

从这样的经历可以看出,戴梓在火器方面的天赋以及技巧实在是非常惊人的,然而像这样的一位天才,却没有能够善终。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三、遭人污蔑而获罪,一代军事天才却被流放度过余生

康熙年间,有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华访问,而外国使者来华经常炫耀其发明,但往往都被戴梓击败。然而,一个名为南怀仁的比利时传教士的到来,却让事情发生了改变。

实际上,并非戴梓技不如人,对于南怀仁带来的机械,戴梓只用八天便将其精妙仿制,并且加以改进,而南怀仁则用了一年时间也未能仿制,这让南怀仁颜面无存,因此他便对戴梓怀恨在心。

由于对戴梓的恨意,让南怀仁产生了报复的心理,他竟伙同农民军叛徒陈通岩向康熙污蔑戴梓“私通东洋”,而当时的康熙对于南怀仁也同样的器重,并且对于康熙老说,背叛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因此戴梓便这样被康熙定罪,如何辩解也于事无补。最终,戴梓被康熙判决举家流放辽东。

在被就放到辽东后,戴梓的生活非常艰难。对于康熙忠心耿耿的他,甚至还认为自己有天能够沉冤得雪,因此环境再艰难他也仍坚持下来。然而,没想到戴梓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由于外国的输入加上清朝当时国力雄厚,因此戴梓即便能力再强也不会让康熙心生可惜之情。长久之后,康熙忘却了这个曾经为他赢下多少外交的武器天才。

如果康熙不把此人流放,中国的武器有可能领先世界,他是谁?

最后,戴梓终究还是未能再回家乡,在辽东郁郁寡欢,在78岁那年因病去世了。

像戴梓这样的一个军事天才,若是康熙能够始终对其重用的话,必然能够极大的推动清朝军事武器的发展。可惜,康熙宁愿听信南怀仁也不愿信任戴梓,导致这一天才最终在辽东郁郁而终,实在是国家之损失!

小结

众所周知,清朝乃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而之所以会被列强欺凌几近灭国,就是因为清朝的火器相比于其他的国家过于落后,而若是自康熙时期,便对于像戴梓一般的优秀机械师进行优待,并且对其技术进行支持,那么相信到了如今所称的清末时,别说会因为火器落后而被侵略,甚至还可能因为火器技术领先而让所谓的外国列强继续俯首称臣。

戴梓此人对于高官厚禄并不向往,而是醉心于机械研究之中,并且有所成就,其发明出来的机械,也给清朝带来了一场场胜利,让康熙帝赚足了面子。

可惜,戴梓生于盛世。那时的清朝还未意识到外国发展之迅速,仍固步自封,并且国内对奇技淫巧的偏见颇深,戴梓的抱负中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最终落得获罪于小人之谗言,于辽东不毛之地终老,实为时代之哀啊。

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机械天才,就这样在辽东蹉跎了三十年的岁月,浪费了一身才华,不能说老天不给清朝机会,实在是清朝没有能够把握住啊,晚清之所以会衰落,或者便是自此埋下了伏笔吧。

不过,也是因为晚清的衰落,才让如今的社会主义得以降临,是祸是福也是时代发展之必然,只是可怜那些经历过国家衰落,在时代的变迁中受尽了苦难的人们了。

参考资料:《阅微草堂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