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一代文豪鲁迅,出身于封建家庭,落魄的周家出了个文坛上的启明星,但他却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路。

他从国破山河的中国离开,来到先进的日本。此后,他的命运就发生着逆转。多年的文字之路让鲁迅可以尽情的宣泄着内心的情感,创造出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作品。

至情至性的鲁迅痛快的走完了自己最后的十年人生路,即便是和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也此生无憾。到底是多么璀璨的十年时光足以让鲁迅深觉人生无悔?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为爱私奔,却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1926年,当时国内外的环境都十分紧迫,这时的鲁迅已经遇见了此生挚爱许广平。

但两人的身份还是一道鸿沟,即便鲁迅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勇敢地接受许广平炙热的爱,但却不得不顾及舆论对于许广平的影响。

即便是封建思想开始遭到新思想的打破,但封建残余依旧存在。师生身份转变了夫妻身份,依旧会遭到世人的点评。

那既然北京容不下鲁迅和许广平,鲁迅索性选择为爱私奔,离开北京的牢笼,接受厦门大学的邀请。南下的决定得到了许广平的同行,4个月后鲁迅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开启了和许广平的同居生活。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1927年4月,鲁迅还曾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主因蒋介石背叛起初的革命约定,很多无辜进步学生被杀,血流成河之下伤了很多进步人士的心,救国无望,前方的路又在何方?

目睹这一切的鲁迅十分心痛,这些中国未来的崛起力量,即将被蒋介石斩杀干净。鲁迅当时作为知名人士,极力想要营救这些学生,但都无能为力。鲁迅十分愤慨,当时已经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他选择拒绝,以此来抗议蒋介石的政权。

追寻自由,把爱情暴露于阳光之下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鲁迅和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后,并没有太过于哀愁这件事,就在为和许广平的生活而苦恼。两人并没有公开这份关系,偌大的中国到底哪里可以容下这份伟大的爱?

鲁迅想到了摩登的上海,上海在那时是个广阔无涯的天地。由于上海租界较多,各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充斥在这里,鄙弃所有陈规旧俗。

上海用着极大的包容性来接纳着所有,这份包容性让鲁迅欢喜。这份包容性不仅可以接纳他们的爱,更可以接纳鲁迅的自由。

鲁迅想要的自由是不受体制拘束的自由,想要无拘无束的书写内心的情感,这份自由似乎上海可以给他。因此,鲁迅同许广平决定勇敢的奔赴上海,把这份爱暴露于阳光之下。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想象中的美好遭遇到现实会不会有所改变,上海的自由度高,但消费也不低。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因其高昂的生活费逼退了很多人。但唯独没有逼退鲁迅。

鲁迅携许广平来到上海选择租房居住,并不是住在街角巷弄,而是选择租住大面积的洋房。许广平本意两人同居租寻常的一层楼即可,但鲁迅却愿意租住在独幢的三层楼,宁愿空着,也要这份空荡的舒服。

上海当时繁华的地段价格不菲,高昂的租金匹配着条件好的宅楼。大陆新村九号,一座当时的“豪宅”。具备着水、电、气的三层楼的阔大建筑,在当时并不常见,却成为鲁迅的住所,在这里鲁迅度过了和许广平最美好的时光。

高昂的生活费,激励鲁迅高产的写作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这样的“豪宅”能够住得起必定需要鲁迅掏出不菲的生活费,鲁迅的生活费源于稿费。

在许广平的细心照顾之下,保证了鲁迅的生活起居,鸡鸭鱼肉、海鲜以及各类瓜果蔬菜成为标配。鲁迅开启了他高产的九年时光,连鲁迅自己都说“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这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

鲁迅曾在《自由谈》上发表过130多篇杂文,一月15篇,平均两天一篇。能让鲁迅如此高产的原因为《自由谈》给予的高昂稿酬,千字十元的标准让鲁迅乐于奉献。

靠着这支笔,鲁迅九年光靠着写作的收入为七万零一百四十二元四角五分,平均每月为六百七十四元。在那个年代这个收入是非常难见的,可见鲁迅的奢侈的生活还是有原因的。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他经常带着友人们前往知名的饭店吃名品佳肴,看电影一定要是最佳的位置,出行多半坐的是汽车。日用品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使用的,电风扇、留声机以及给儿子周海婴买玩具的花销十分不菲。

但就是这样一个吃住行上十分奢侈的鲁迅,也有十分节俭的一面,身穿着普通布制长衫、棉袍,脚踏老式中国布鞋,很多时候衣服上都有补丁。抽着廉价的香烟,喝着廉价的老酒。

但却在家中来客人时,把昂贵的老前门香烟拿出来招待客人,这是鲁迅的待客之道。

具有如此反差的鲁迅由于常年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在1936年彻底无法根治,于10月19日离开人世。

拒绝诺奖提名,鲁迅上海的最后生活:住豪宅吃海鲜,抽劣烟穿破衫

鲁迅,这两个字有着千斤重量,影响了中国的百年历史。近代历史中能出现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大幸,也是整个中国的大辛。

用笔如刀,他的文字犀利如寒刀,刺破了无数人虚伪的面孔,直面人最真实的一面。他的文字又可以如和煦春风,回忆起江南水乡边难得的温暖时光。

鲁迅可以奢侈度日,极尽享受着人世间的繁华,但却可以不在乎外观的修饰,丝毫不愿意以锦衣来衬托着身份,而是把钱花费在实处。

对于家庭,他选择义无反顾的创造着最好的生活条件,对于友人,他选择用尽一切款待友人。他就是这样肆意又洒脱过完了人生最无憾的十年。

鲁迅的一生如一叶扁舟,遇过平缓也遭遇逆流,多年经历让他更愿意享受人生,并淬炼了他不屈的精神,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