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阡陌君
《王牌部队》里面的顾一野和高粱都是新兵,但是他们却截然相反。
顾一野是军人世家出身,从小就受他父亲的影响,训练和军队理论基础都相对不错。他是科学型的。
而高粱,是农民出身,从小是孤儿,是他的哥哥把他捡回来养大。他是刻苦蛮干型的。
按理说,他们的升迁,可想而知,当然是顾一野爬得更快更高 走得更远。没曾想,恰恰相反,高粱的升迁之路要比顾一野顺利得多,这是为何呢?
01.师长对他们的第一印象
他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来到部队。
在樟木火车站,他们下车稍作休整,没想到,还没到部队,作为新兵的他们就被卷入一场演习中,提前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这批新兵中以顾一野、高粱和江南征为代表,他们不愿意入伍第一天就被敌人抓住,于是奋起反抗。
因为他们的奋起反抗,演习最后赢了。可是,顾一野和高粱却被以不守纪律为由退兵。
早春三月料峭,尤是草木渐稀,几近难掩人影踪迹,伴随硝烟炮火由远及近,便是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口号。
高粱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战士们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雄浑壮志,在那场战役过后,青山忠骨,不见斯人,一只残破手表成为他对大哥最后的怀念。
高粱就是为了投奔他哥哥所以才来的部队,他最怕一个人在家的那份孤独感了。
而顾一野,他来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入老虎连,全军最牛的连。
他们都有必须留下的理由。
于是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挣扎。顾一野去找了师长,站在大门外等得都晕倒了过去。
而高粱呢?他无助地跳下江去,竟然抽筋了,被师长救起。
他不知道那个钓鱼的老兵就是师长,他和老兵吐槽:如果不是我炸了B军的火车皮,要不是我打了那颗信号弹,二三四师早就阵亡了,怎么可能还赢了。
可是,他不仅没落得好处,相反却被开了。
师长问他是不是这样就觉得委屈了,他的回答是:不委屈,就是觉得可惜了,如果他留在部队里可以做很多大事。
师长让他回家好好过日子,他跟老兵说自己没有家,唯一的亲人是把他捡回来养大的哥哥,可是哥哥上战场牺牲了,哥哥是英雄。
从那以后,他就很害怕孤独,总是和村里的小朋友玩。他最怕黄昏了,其他孩子都回家了,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而且,他来部队是投奔哥哥的。也是来了部队,他才知道,这世间有这么个地方,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睡觉,那样他就不孤独了。
他想着一定要留在部队,他迷恋部队的这种活法。他也想向他哥哥一样报效祖国。
可是,部队把他开了。
虽然部队把他开了,他依然还是喜欢部队,即使这个部队对他不太好。
打信号弹本来不是高粱的任务,那个领了任务的士兵打的是臭弹。可是,上级领导并不知情,还给那名士兵提干了。
那名士兵虽然在书面材料写了,但是他没有站出来说明,默领了军功。
这件事情高粱是吃了亏的,作为师长,他有责任还高粱一份清明。
而且从聊天中,他看见了高粱对部队的热情,虽然有些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好好培养,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名好的士兵。
师长对高粱的第一印象是不错的。
反观顾一野,他在被退兵的时候没见着师长。
后来,他听见其他士兵说师长要来视察的时候,他就跑到了办公室去找。
他一个普通士兵,闯进首长和上级领导谈事的办公室,被领导提醒在谈事的时候,还执意坚持要找师长有事情。
明显就是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不尊重首长和领导的谈话。
得到师长的允许之后,顾一野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他越级提出申请,希望师长把自己调到夜老虎连。
先不说,顾一野有没有能力去夜老虎连,他这种行为就有失得体。
师长安排了他和老兵的对抗,也看看他的能力。
为什么师长说,有点喜欢他这一手,也有点讨厌呢?
喜欢是指,想到夜老虎连的魄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是因为有目标,才有无限的动力。
讨厌是指,顾一野太急于表现。如果他足够出色,能力卓绝,那他的领导肯定会看见的,他肯定也会发现的,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顾一野恰恰输在了能力上,和老兵一比,他已经输了,更别说和夜老虎连的其他战士比。
这样一来,顾一野给师长的第一印象便是狂妄自大。
为什么比试的时候,师长让人叫上高粱呢?
这也是要看看高粱的能力,另一方面,这里已经足够证明,师长更喜欢努力奋进的高粱。
02.处世之道不一样
顾一野确实是比同入伍的要基础扎实一些,而且他也肯努力提升。
顾一野和高粱在樟木火车站一起去寻找江南征,当他们看见坦克开过去的时候,都异常的激动。
可是,高粱只是说这是大炮,并不知道其他更多了。
而顾一野呢,他明确知道,这是坦克,还知道它是用于哪里的。
当他们三个人一起逃出来,要把消息送出去的时候。
顾一野和高粱争论不休,关于人民和子弟的问题,是顾一野给出了准确的说辞。
顾一野是具体的有一说一,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过分咬文嚼字。而高粱对这些理论则囫囵吞枣,模棱两可。
在能力上,顾一野因为从小受父亲影响,他学习了很多,懂得也比较多。
在他们穿上B军的服装便于出逃,遇到二三四师的人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他们三个是自己人,也不会让他们三个见到师长的。
顾一野的图上作业态度,让那些老兵觉得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足以见得,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顾一野属于学霸型,少言寡语,默默作为。而他也真的是不想和别人较量,只是和自己较量,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高粱呢,他善于讨好式对待其他人,不是那种不好的讨好,是那种真的出于真心对待他人的讨好。
比如,宋股长指点他要学会努力,而不是蛮干时,下楼梯的时候,宋股长得腰疼得厉害。
高粱马上就蹲下来,要背着宋股长走。
当他们都领了军功,有了名额去读书,读书回来就提干的时候,他们都很高兴。可是,突然名额就少了一个,团里决定要让高粱让出名额的时候。
高粱说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名额。
不是顾一野是读书的料,他以前也是读书的料,只是没有家的他,得先活下来。
入伍之后,他就每天躲在被子里读书,记笔记,去给师长当公务员,看师长的书,看不完的时候就把书撕下来带回去看,为此,还被师长处罚。
高粱自己努力学习,他不想让师长失望,不想让江南征觉得认识自己这个大老粗而丢人,他也想跟那些有文化的兵一起谈天说地,他也想有一天能戴着大红花,站在领奖台上看着所有人。
他是个喜欢热闹的人,他也不想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其他人嫌弃。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没有家,入伍之后,他喜欢上了这个部队的家,他想一辈子留在部队。
所以,他就必须要去学习,去上军校,提了干,才有机会留下来。
不然,再过个几年,到时间了就退伍了,让他去哪里。
所以,当他说出:“你们不应该,连一个读书的机会都不给我”的时候,任谁,都没有办法拒绝他的积极向上。
高粱善于把自己努力的痛点展示给别人,让人觉得他是真的努力,真的喜欢部队。实际上,他确确实实也是如此。
但是,他展示的方式就把自己和领导的距离给拉近了。
03.现实
剧中,顾一野的能力是让领导们在考虑的时候,首先想到顾一野,把机会先给他。
而高粱,得到师长的青睐,许多机会他也得到了。
现实生活中,高粱是会升迁得更快的。因为他会讨领导喜欢,会让领导看见积极努力的自己。
不论是官场还是职场,关系都是很重要的,谁会不喜欢积极向上的人呢?
顾一野的优秀固然让人钦佩,但是,在现实中,除非他能成为人中龙凤,能力特别的厉害。不然,谁又会喜欢一个能力稍微有点,却狂妄得不得了的下属呢?又怎么会给他机会呢?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