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在新疆哈密烈士陵园长眠着解放军第六军第16师的副师长罗少伟,牺牲于1950年4月1日,时年32岁,他也是在建国剿匪斗争平叛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王震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愤怒,在调查清楚袭击罗少伟的是乌斯满匪部后,他下令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再加上四十一辆坦克、几百辆汽车、还有一架飞机,全力用于剿匪,必须为罗少伟师长报仇。

罗少伟是一名比较传奇的军人,他出生于陕西汉阴的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为地主家放牛。

13岁的时候到了西安城谋生,刚进城就被杨虎城的部队抓了壮丁。正好当时杨虎城军队中有很多共产党员,看他年纪比较小,就非常照顾。

在共产党员的耳濡目染下,罗少伟深深的为共产党的主张所打动。1935年,已经17岁的罗少伟参加了兵变起义,加入了陕南抗日第一军。

后来这次军队被改编进了红15军团,罗少伟因为战斗勇敢被编进了警卫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进入了八路军115师,长期在晋冀鲁豫和日军浴血奋战。

一九四零年,已经22岁的罗少伟成长为了一名连长。在一次战斗中,他指挥自己的军队消灭了据点里面的100多名日本鬼子。

在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罗少伟是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凭借这些功劳,先是被提拔为营长,后来又被晋升为团长。如果李云龙知道这个消息,鼻子都可能会被气歪,这升官的速度有点快。

一九四二年,罗少伟到陆军中学学习。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不幸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被日军偷袭,因为他们都没有带武器?被日军俘虏。

因为他们这一批都是军官,就被日军送到济南关押。在监狱中,罗少伟组织同志们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1942年11月28日的晚上,成功的打死哨兵,越狱成功。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一九四四年,胡宗南制定了偷袭延安的计划,罗少伟所在的部队就奉命调往延安,驻扎在清泉沟。当时没有大的作战行动,他就带领部队在大生产运动中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总部首长们的粮食供应不出问题。

一九四六年,马歇尔将军访问延安。因为罗少伟表现优异,他所在的教导旅就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他也是第一任队长。

一九四九年,教导旅被改编为第六军第16师,罗少伟就晋升为了副师长。这一年他只有31岁。

第二年就被派往新疆剿匪,驻扎在新疆哈密。4月1日,在外出检查防务的路上遭遇土匪袭击,不幸遇难。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中曾经回忆了他被害的情景:罗少伟一行6人,被几十名土匪包围,最后全部遇难,敌人展开疯狂报复,还挖掉了他的眼睛。

得知这个消息后,朱德总司令下令一定要抓到行凶的歹徒为罗少伟报仇。任务很快就传达给了王震,王震也是罗少伟的老首长,他等的就是朱德的命令。

当时的情况是新疆刚刚解放,当地的叛军特务和土匪共有五十多股,总兵力17,000多人。敌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当地非常熟悉,行动比较诡秘,很难被全歼。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三伙土匪:乌斯满、贾尼木汗、尧乐博斯。经过侦查人员的不懈调查,最终锁定杀害罗少伟的凶手就是乌斯满部。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他的全名叫做乌斯满 巴托尔,出生于1898年,哈萨克族人。从小就给别人放牧,因此被称为草原上的野孩子。

当时的哈萨克族主要权力掌握在贵族手中,像乌斯满这样的穷小子很难有出头之日,但很快战争给了他们出头的机会。

乌斯满早在木马时就成为一名优秀的骑手,在他18岁的时候,被阿里的土匪祖汗诺哈吉一眼看中,从此就成了一名土匪。

一九三九年九月,当地人民发起了反对盛世才的武装暴动。乌斯满率领手下的土匪下山响应,凭借自己精湛的骑术和带兵能力,加上自己的骑兵部队,当上了阿山行政公署专员,他自称为哈萨克王。

一九四六年,他接受了蒋介石的委任和改编,对新疆民族军的战士进行了残酷的杀害,双手沾满了鲜血。

新疆和平解放后,美国驻新疆的副领事马克南早就对乌斯满比较欣赏,他就和另一名国际间谍何仁志联系到了乌斯满,给他提供武器装备,还有各种军事情报,鼓励他发起武装叛乱,这时他就又变成了一名土匪。

乌斯满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当地的第一大武装。他竖起了青天白日旗,将自己的数千大军分布在11个县城,对这些地区进行骚扰和进攻。

这时候的乌斯满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只恶魔,他的这些手下对老百姓的粮食财产洗劫一空,并且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在当地民怨沸腾。

乌斯满的脑子里就有了更大的想法,那就是要超越他的前辈盛世才,野心勃勃的企图将解放军赶出新疆,然后实现独立建国。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罗少伟在被害的这一天,正带领着作战参谋王豫章前往46团一营一连驻地七角井视察。

这里位于天山山脉东段的马尔塔拉山南侧,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要完成剿匪工作,必须彻底控制这一地区。

土匪们就埋伏在这里,并且设置了路障。双方就在这一地区遭遇,并展开了血战。除了司机被俘外,其他人全部牺牲。

就在前一天也就是三月三十一号,在首长的关怀下,刚刚给罗少伟介绍了一名护士,正等着他去相亲呢。他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一眼,就牺牲在了天山脚下。

乌斯满仗着美国人的支持,在1950年2月发动2万名哈萨克牧民叛乱,3月又率领700多名土匪非常嚣张的攻打伊吾县。在当地驻军的顽强抵抗下,他的计划没有得逞。

其实早在此前,王震就曾经派人跟他们谈判,希望他们能够放下武器,改邪归正,但遭到了他们的拒绝。

在正式发起剿匪之前,乌斯满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00多人。这些土匪活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一带,到处抢劫财物杀害群众干部,袭击解放军。蒋介石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封他为反共总司令,并给送给他一批武器,乌斯满的气焰就更加嚣张了。

周恩来在得知罗少伟牺牲的消息后说,土匪们战斗里虽然不强,但是对当地地形比较熟悉,四处流窜很难消灭。

随后周恩来就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直接给王震发了电报:剿匪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必须集中全力在规定时间内将匪患彻底肃清。

王震迅速部署了剿匪任务,并且开会探讨剿匪计划。大家一致认为,新疆的马匪熟悉地形机动灵活,很难被大军围困,然后一举剿灭。

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力发展生产,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样他们就不会加入土匪,断掉土匪们的大后方。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接下来就是要对付土匪的机动灵活,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用坦克和装甲车对土匪形成压制态势,然后动用大军围困消灭。

乌斯满知道了解放军的计划,他认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率先向解放军发起了突袭。

他的女儿伊利尔正好率兵驻扎在伊吾地区,就率领自己的优势兵力进攻伊吾县城,因为是乌合之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伊吾县城驻军只有一个连100多人,面对着数信于自己敌人的进攻,他们只好加强防御工事,和敌人浴血奋战。因为士兵们都明白,一旦敌人进城,那全城人都遭殃了,为了人民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

双方在这一地区展开了40多天的血战,敌人的机动作战能力很强,但攻城能力太弱,几天下来就有上百名土匪死在了这里。

伊利尔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就又召集了几百名土匪杀了过来。这座县城就成了战争的焦点,把相当一部分土匪的主力吸引在了这里。

就在这一场战斗爆发的同时,剿匪部队的主力已经锁定了乌斯满。这个时候他的主力就躲在红柳峡,正在这里休养。

既然敌人的另一支兵力已经被吸引在了另一个战场,那么这就是消灭乌斯满的最佳机会。

王震下令,出动两支部队一左一右以钳制的态势进行围攻,擒贼先擒王,消灭乌斯满,震慑其他土匪。

但是凭借多年的经营,土匪在这里构筑了复杂的防御工事,这给军队的剿匪工作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这时乌斯满身边还有3600多人,长枪一千九百多支,轻机枪30多挺,大炮八门。在解放军面前明显没有优势,但是用在防守上还是可以抵挡一阵子的。

王震出动的兵力就更加强大,先出动了精锐部队1500多人发起攻击,外围还有数千人。共动用了坦克和装甲车41辆,汽车一百二十多辆,大炮三十二门。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双方在这一地区就展开了血战,剿匪士兵们高喊着为罗师长报仇,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土匪伤亡惨重。

战斗进行到四月十三日,土匪内部就出现了内讧。有些人认为应该赶紧逃跑,有些人认为这是我们的老巢必须坚守。

正在敌人内部乱作一团的时候,剿匪部队的主力赶到,最后的反攻打响了。

经过数日的苦战,土匪们见势不妙,就准备脚底下抹油开溜。乌斯满还是比较狡猾的,他命令小股部队发起猛烈进攻,精锐部队骑马逃跑,并且带上了大量的钱财和装备。

很快负责防御的400多名土匪被全部剿灭,剿匪部队迅速转入了反击,开始大规模的追击战。

但是天公不作美,这时狂风卷着黄沙,暴风雪突然降临。气温迅速降到了零下三十度,士兵们还穿着薄薄的棉衣,很多人都被冻伤了。

但这时乌斯满身边的土匪还有一千多人,他们逃进了黑山头地区,走上了一条逃亡之路。

王震在得到消息后,命令部队暂时休整,并且召集干部召开会议,商量下一步对策。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有的军官认为应该等天气好转后再出兵剿灭,这样把握更大一点。但王震在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后认为,如果不能马上消灭土匪,他们在休养生息后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下一步将动用坦克和装甲车,对残余的土匪发起最后的猛攻。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乌斯满认为我军不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但他忽略了王震的决心,很快就被追击的部队赶上了,他不得不继续逃亡。

到了七月十八日,乌斯满的部队来到了甘肃敦煌地区,在这里又胁迫当地的牧民加入自己的队伍,迅速又扩张到了2000多人。

表面上看他的兵力又强大了,实际上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随着我军顽强的追击,土匪部队中能打仗的老兵已经几乎伤亡殆尽,新加入的人最多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

到了一九五一年,乌斯满只能东躲西藏,毫无还手之力。

这时王震请示了中央,成立了甘肃、青海、新疆三省联合剿匪指挥部,对于这伙土匪实行跨省围剿,向他们发起最后的猛攻。

师长被杀害,王震大怒,派出两个师、41辆坦克,要求务必捉拿真凶

到了一九五一年的二月十九日,我军的侦察部队在海子附近再次发现了乌斯满的踪迹。但当大部队围上来的时候他们又跑得无影无踪了,这时候他们已经弹尽粮绝,很难跑得再远。

到了三月二十二日,在我军侦察部队的密集搜索中,乌斯满已经无路可逃。他就像一只困兽被动地和我军展开最后的血战,最终只能是溃不成军。

乌斯满只好率领自己身边的五十名卫兵再次仓皇逃窜,逃向了西北安南坝方向,希望能够在这里苟且偷生。

装甲车就是骑兵的天敌,再加上战士们的猛烈进攻,土匪们迅速就失去了战斗能力,只能继续逃窜。

但在逃窜的过程中,又被装甲车和坦克消灭了大部分,乌斯满也只剩下了一个人。他凭借着自己精湛的骑术仓皇逃窜,剿匪小分队在后边穷追不舍。

剿匪部队跨过一条小河的时候,很多战士都滑倒在了冰面上,只剩下孔庆云一个人策马狂奔。

孔庆云死死地缠住了乌斯满,两个人并驾齐驱,在马上展开了缠斗。在两个人的争斗中,双双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乌斯满确实是比较彪悍的,在两个人的较量中处于上风,眼看孔庆云就要败落了,但他死死地抱着对方的腰部,不让他逃跑。

这时候后边掉队的追兵赶了上来,大伙儿一拥而上,把乌斯满摁倒在了地上,给他来了一个五花大绑。

到此为止,我军出动六个团大约一万人,再加上装甲车、侦察机的帮助下,开展的这场跨越三个省的剿匪大追捕才宣告结束。

同时策动乌斯曼叛乱的美国间谍马克南在逃亡过程中被击毙,何仁志侥幸仓皇的逃出了国境线。

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在乌鲁木齐的广场上,在八万多名群众目光的关注下,乌斯曼的公审大会正式召开。

乌斯满恶贯满盈,他的各种罪状都被人民群众提交了上来,他本人也供认不讳,最终被宣判死刑。

后来他的事迹被拍成了一部电影叫《做沙漠追匪记》,这部电影详细记述了当年追捕他的艰苦过程。

继续阅读